“记录是一种尊重,倾听也是一种帮助”
“委员工作室”成立后,王林实行“四定”:定地点,设在维一星城的办公室;定时间,工作日每天开放,每周三下午尽量亲自接待;定员,另外聘用三名工作人员;定经费,“委员工作室”每年经费5万元左右。
刘惠娇是“委员工作室”的三名工作人员之一,她说打电话来反映问题的比较多,几乎每天都有,上门求助的平均每月有两三个人。对于接访,王林对他们的要求有两个:认真倾听和记录,每一个电话和来访都要记录。尽管有人一坐就是一整天,但王林说即使重复也要记,“因为记录是一种尊重,有时倾听也是一种帮助。”
由于太忙,工作室里大多数来电来访由刘惠娇等人处理,对于一般问题,多是提些建议或告诉对方去找相应的职能部门,比较重要的事情则转给王林。
刘惠娇告诉记者,有些来访要求难以满足,比如有人得知王林的企业管理咨询背景,便来工作室想请他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出谋划策。这种情形刘惠娇一般不会转给王林,只告诉对方要谨慎投资或者介绍他去专业机构咨询。
“有时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但事情解决了,就觉得值得。”
工作室的会客厅里挂着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题写的一幅字:“无论崎岖或宽广,我们都走在路上;无论料峭或和煦,我们都迎风而行。”这是王林十分喜爱的一句话,也是他十多年来担任政协委员的行事原则。
工作室接到的问题王林无法一件件去跑,让他出马的往往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他或者亲自到相关部门
找领导解决,或把材料转给相关领导。不少领导之所以买王林的账,得益于他作为教授的声望和丰富的人脉资源。
在转交材料时,王林往往都会被问到:“跟你什么关系?”他总是回答:“跟我没关系,他们找到我的委员工作室。”“你是政协委员啊?”对方恍然大悟。事情的处理也并不总是那么顺利。“有时去找领导,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我自己也很忙,忙的也不是我自己的事。但是后来事情解决了,就觉得值得。”王林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在他看来,“帮群众解决问题是最大的回报”。
前不久,王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长沙市不少小区交付多年仍未办理产权证和国土证。他马上着手调研并递交了专项提案,目前有关部门已表示将出台措施加强监管,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四年来,王林开设的“委员工作室”共接访600多人,帮助不少下岗职工找到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多种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