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市攸县与江西的边陲小镇柏市镇,地广人稀,而1980年出生的杨喜兰正是这个镇上的党委书记,事情多的时候她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忙起来不能正点吃饭也是常有的事情,她说她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没有高学历、没有背景,能够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不容易,她希望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
而正是株洲市委的“三有”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给杨喜兰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从一位普通的老师到正科级干部,她花了6年时间
如果没有当年朋友们的跟风报考公务员,杨喜兰现在可能还在攸县县城里一所不错的学校教书,过着整日与学生、黑板为伴的日子,可是2006年,正怀孕的她看着朋友们都纷纷报考公务员,正好闲暇的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只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她便匆匆踏上考场。
考完后她还是继续教书,没抱有“一举成功”的希望,直到成绩公布,上网查询后,她才发现自己已高分录取,并通过了面试,进入了攸县妇联成为了一名科员。
在离开教师这个岗位之前,学校的领导也劝过她,觉得当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可能还不如在一所较好的学校教书,希望她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问题。
当了8年教师的杨喜兰自己内心也有些小纠结,出生在攸县农村的她,从攸县师范学校毕业,就一直在攸县教书,生活的环境一直十分单纯,但十分喜欢看书的她,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的视野更加宽广。
“进入公务员队伍时,我就没有想过自己要当官,只是希望有个提高视野的平台。”杨喜兰说,自己是个农村来的女孩子,没有关系,更没有什么野心。
两次跳跃,让她体会到公选的公平
2008年,刚刚在公务员队伍里工作了两年的她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株洲在全市范围开展“80后”优秀年轻干部公推公选。正好是1980年出生的她年龄上擦边进入这个名单。
通过一系列的人机对话“测试心理素质、执行能力测试”等严格程序后,株洲全市有100名“80后”青年才俊从7000余名参选者中胜出,进入了株洲市人才库重点培养跟踪管理的范围。到现在这100名入选的“80后”中已有62人获得提拔。
当年,杨喜兰以攸县第一,全市第十二的成绩,顺利入围,最后幸运地成为了这62分之一,她从妇联的科员破格提拔为正科级干部,到了团县委当了书记,不久她又先后调任了柏市镇当了镇长、镇党委书记。
而今年参加38岁以下的党委书记公选的她,从1400余名角逐者“出线”,被确定为该市石峰区副区长提名人选。
据统计,5年来,株洲已有38名年轻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619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公开推选、竞争上岗等方式走上科级领导岗位。
没有打听、没有请客吃饭的她还是有些意外
在很多人眼里,在党政机关想要提升,是需要论资排辈的,竞争上岗不过就是一说,而杨喜兰说,几次改变她前途的选拔,她考完以后都没有抱有任何希望,没有打听、没有找人“打通关系”,完全是意外之喜。
“株洲公务员队伍里实行竞争上岗,看成绩和实力选拔人才。”杨喜兰说,每年的选拔机会都挺多,关键是自己把握好。
而株洲在选拔的考试中也不断推陈出新,试教、答辩、调研、写调查报告等等,将“实践能力评价”纳入公选干部考核环节,实行“一职一卷”、“先考后任”最大程度做到“人岗相适”。
扩大公选干部范围和比例、给年轻干部公平的竞争机会、推行“先考后任”、实行量化到指标的干部绩效考核,这一系列“用人制度”的实行,使得株洲公选气象一新,并多次受到中组部的推介。
近日,今年株洲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开谈话已经开始,又有一批通过公选的干部即将走马上任。
之前,中组部开展的2012年选人用人满意度民调结果显示,株洲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已经连续4年在湖南省夺冠。
长株潭报记者 邹晨璐 通讯员 邹晖 株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