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化学污染搭上家庭灰尘这班车 塑化剂就在身边

来源:法制周末2012年11月22日16:04【评论0条】字号:T|T

  从源头上加强对有毒有害化学品进行管理,通过更安全的替代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彻底消除日常消费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每个家庭一个无毒无害的家居环境,为公众创造一个“无毒”的未来

  法治周末记者 刘惠生

  

  2012年7月31日,全球性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中国家庭室内灰尘中有毒有害物质抽样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所有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溴化阻燃剂、有机锡类化合物和全氟化合物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

  报告指出:“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所受到的关注往往较小。虽然人们对因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如甲醛污染)等有所警觉,但可能尚未意识到在日常室内环境中潜藏的其他污染物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家庭室内环境中,灰尘作为有毒有害物质的‘汇集池’,使人们尤其是儿童,暴露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之中。”

  “我们一般很难想到看似无辜的灰尘里面现在竟然还藏着有毒有害物质。那么未来,我们孩子的家庭里是否还会如此,甚至是更加严重?这是让人非常担忧的一个事情。”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王伟康说:“因为对于这些具有环境和健康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系统地管起来,可以说是无法可依、无标准可循。”

  因此,“绿色和平”呼吁:相关政府部门立即从源头加强对包括这四大类物质在内的有毒有害化学品进行管理,通过更安全的替代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彻底消除日常消费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每个家庭一个无毒无害的家居环境,为公众创造一个“无毒”的未来。

  化学污染藏身灰尘之中

  2012年3月至4月间,“绿色和平”采集了位于北京、上海、长沙、深圳、广州5个城市的11个家庭的室内灰尘。所有参与的志愿者家庭都被要求至少1周不打扫室内卫生。样品都由专业采集人员使用同一个型号的吸尘器采集,用清洁的铝箔纸包裹密封,再装入厚实的单独的未使用过的吸尘纸袋。

  检测发现所有11个普通家庭室内灰尘样本全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溴化阻燃剂、有机锡化合物和全氟化合物,四大类共54种化学物质,没有干净的样本。

  检测结果表明,普通家庭室内灰尘可能是人们在家庭中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中的途径之一。但是国内针对这一途径的深入研究目前还非常有限,公众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另外,灰尘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构成十分复杂,普通人群可能暴露于多种化学物质的复合影响之下。

  如果汇总一下此前2009年到2011年《中国家庭室内灰尘中检测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邻苯二甲酸酯类无论是范围还是平均值,那醒目的6位数都让其他只有4位数的污染物质望尘莫及。

  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是家庭灰尘中最常见的。研究也发现DEHP是所有灰尘样本中浓度最高的邻苯二甲酸酯,其次分别是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如果说学名可能让人费解,那么DEHP的俗名大概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就是塑化剂。

  塑化剂可能对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干扰早期的睾丸发育,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可影响人类男性生殖,引起男性内分泌紊乱,生殖能力下降等,而且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伤害。此外,有研究发现它即使含量很低,也可能产生累积效应。

  DEHP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塑化剂,在大量产品中被添加,包括各种建材、装饰材料、地板、家具,以及食品包装、玩具、衣服、汽车内饰、电缆,还有医疗器材比如血袋。因此每个人的接触途径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而现在,研究显示,室内灰尘可能也是主要的暴露途径之一。

  仅次于塑化剂存在的,是多溴联苯醚。它是溴化阻燃剂中最常见的一类,主要用作纺织品等各种材料的防火成分。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溴化阻燃剂还有六溴环十二烷(HBCD)。它们是用来防止燃烧或燃烧扩散的物质,通常用作添加剂,被广泛添加在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产品中,比如电器、汽车、灯具、电线、地毯、家具,以及其他包装材料等。

  研究表明,溴化阻燃剂可能干扰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其中HBCD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具有迁移性、持久性和蓄积性。具有内分泌毒性,有研究还发现具有致畸能力。

  再加上广泛用于工农业上的生物杀灭剂、催化剂和船舶防污涂料等的有机锡化合物类,以及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和纸张的防水、防油及防污层,并用于制作化妆品、塑料、防火泡沫以及高温润滑剂的全氟化合物类。

  可以说每一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免疫和生殖系统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近年来,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在儿童身上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很多疾病都可能是由于孩童时期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而致病,环境因素被认为与此有很大关系。

  卫生部2011年的数据显示,相比于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更严重的中国沿海地区有着更高的新生婴儿先天缺陷率。

  荷兰科学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鹿特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在母腹中时,对于多氯联苯类物质(PCB)和二恶英类物质(dioxin)的暴露,能极大地影响孩子出生后的行为倾向。在母腹中时曾暴露于多氯联苯污染的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倾向,而女孩则会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倾向。若是暴露于二恶英类物质,则不论男孩女孩都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倾向。

  塑化剂阴影就在身边

  塑化剂,并不是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眼。但这一工业原料,却伴随着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而名声大噪。

  去年4月,台湾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发现一款“净元益生菌”的检测色谱中出现了异样波纹。但由于这些波纹不在食品检验表目录中,因此一般的检验员不会注意,超标了也不知道是何种物质。

  但这位非常尽责的检验员通过反复实验和比对明确了超标物质的身份——塑化剂。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无色、无味、液态、有毒,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塑料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台湾卫生部门追查发现,塑化剂来自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它是台湾177家企业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商。至此,事态迅速扩大。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5月30日,昱伸香料负责人赖俊杰坦承,他在起云剂中添入塑化剂已将近30年……

  许多人如梦方醒:污染就在身边。

  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被称为台湾近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事后,台湾在反思这一事件时,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多种,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目录”外的空白区域成为隐患滋生地。

  此后,香港《大公报》又报道:一年前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就对200名市民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发现99%的人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有“塑化剂”。

  该项目负责人黄港住称,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只是由于“塑化剂”未纳入香港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内,令市民进食后“中招”也不知,直至台湾爆发有关风波后,港府才“如梦初醒”。

  而统一、白兰氏、康师傅等台湾企业纷纷表示,内地销售的任何饮料产品都是在当地生产的,与台湾地区没有任何关系,台湾产的产品并未在内地销售。之后,很多人似乎真的认为塑化剂就只是台湾的问题了。

  近日,北京一场60年一遇的暴雨让很多细心的父母为宝宝也准备了雨衣。但最近一项台湾的儿童玩具抽检报告显示,儿童雨衣DEHP塑化剂的含量超标196倍。而目前内地尚无针对儿童雨衣的国家标准。

  现行的《国家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并不特别针对儿童雨衣,只是对儿童使用的纺织产品的甲醛含量有要求,并要求不得检出分解性的芳香胺,但对塑化剂含量则没有明确要求。

  尽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玲玲认为,由于雨衣穿着时间短,虽然皮肤可能会吸收微量增塑剂和环境荷尔蒙的化学物质,但对皮肤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同时她也赞成,生产雨衣的厂家对增塑剂在产品中的含量应该有明确的安全标准。

  化学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亟待构建

  “……建议中国政府部门加紧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步伐,加快构建完整的化学品管理体系。”这正是这份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这份报告呼吁相关部门立即将这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纳入监管体系,并完善整个中国化学(6.73,-0.13,-1.90%)品管理体系,为公众创造一个“无毒”的未来。

  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威胁是目前全世界所面临的挑战。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种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许多化学物质最终进入了人体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仍可能从老旧产品泄漏出去,因其持久性而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同时,新的化学物质正源源不断地被合成出来,并应用到市场当中。

  邻苯二甲酸酯这四类化学品均已受到国际公约或发达国家法规的严格限制甚至禁用。中国生产的塑料玩具就曾经多次因为DEHP超标被欧盟、美国退回。

  目前,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了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的长期目标,通过设置量化的有毒有害物质减量目标及明确的淘汰时间表,来减少并最终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而王伟康表示,四类有毒有害物质目前中国尚无国家标准,需要从源头入手,逐步减少日常消费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并通过更安全的替代方式进行替代,以实现把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

  “中国进入现代化高速发展仅约30年时间,城市家庭灰尘中累积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却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王伟康说,“现代化水平上去了,与之相伴的污染治理绝不能永远慢半拍。”

  在中国,登记在册的现有化学物质已达4.5万多种,有估计认为其中90%未经过环境和健康评估,大部分还尚未纳入监管体系。看起来很酷的电子产品里面可能使用了重金属和溴化阻燃剂,塑化剂是香水和指甲油里面常见的添加剂。

  面对中国化学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以及日益加剧的化学品健康风险,中国亟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以减少、限制和最终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广泛排放。

  2011年公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已经提出将“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化学品环境监管”。规划中明确将制定“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清单”,依法淘汰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的化学品,并推行排放、转移报告制度,开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2011年10月,环保部组织编写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迈出了对大量具有环境风险的化学品进行规管的第一步。

  但是,中国化学品管理的制度建设仍存在很多挑战与不足。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层级较低;化学品优先管理名单尚不明确;企业提交的化学品释放和转移的情况,能否形成公开数据库供公众查询,尚不明确;此外,对于“淘汰具有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的化学品”这一目标,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行动方案。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