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由考知识转向考能力
评委异地化,是为了在面试环节确保公平,从而挑选到更合适的干部。为了选到更合适的干部,考试部门在命题上也做出改变。
“要选出一名真正能胜任的干部,要在公选科学化上下工夫,首先就是命题要科学化。”艾理生认为。
戴青则说得更为明确,公选考试,“要由考知识转向考能力。”
在公选早期,考题较侧重知识。例如,罗列几个年代相近的朝代顺序,或者解答出一串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艾理生认为,这些题目,“说实话,跟一名干部是否具备领导能力没多大关系。”
“我们挑选的是领导者,而不是中考、高考或者公务员考,不能像考学生那样考干部。”学界认为,这样的考题会造成“会考不会干”、“高分低能”甚至“公考专业户”现象。
2004年,中组部正式颁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将考试内容规范化。
根据大纲,考试分面试和笔试。其中,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前者包括了马列主义、中共党史、中国历史、法律、经济、国际关系等多达784个知识点。同时,大纲作出规定,“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另外,大纲在面试内容中完善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试”、角色扮演和演讲等测评环节。
2005年,艾理生开始参与省管干部公选的命题工作,他参与推动了公选笔试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面试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改革后,有一道面试题是这样的:假设你是某厅副厅长,该厅的一、二把手矛盾很深,员工阵营一分为二。有一天,领导班子研究某个问题,一、二把手的方案产生严重分歧,二把手的方案比一把手更符合实际。一把手点名要你表态,你会怎么做?
“这道题是考多项能力的。”艾理生解释说,“首先是原则立场,干部要支持正确的意见;第二是考副职是否成熟稳重,能否妥善处理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设定中,几名竞争的“考生”要针对某个问题各自发表见解,并统一意见拿出方案,推选一人做汇报,如果意见无法统一则宣告失败。在此过程中,评委会在旁观察各个考生的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
“经过这样的考题挑选出来的干部既有工作经验,又要由扎实的理论总结能力,还要善于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谓优中选优。”艾理生说。
选人
干部年轻化倾向明显
1994年,湖南第一次公选省管干部,距今已有18年,其间经过九次省管干部公选。当初,这项制度是“爆炸性新闻”,如今成为常态:从一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公选,到2009年已基本固定为“一年一选”,仅2011年因换届停顿一年,累计公选厅级干部121人。
戴青表示,哪些职位将进行公选,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
历次公选中,以高校负责人职位居多。“以前一般是从本校或者现有具备资历的干部中委任,这样的做法视野会受到限制,公选则可以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据了解,今年公选已接到80多名省外人士自荐报名,其中有一名来自清华大学。
一些急缺的专业性、业务性较强的岗位也会进行公选。“现在桥梁工程的人才缺乏,内部还没有发现合适的人选,就拿出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的职位在全社会来寻找人才。”
另外,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岗位也会拿出来公选。“例如,今年公选的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一职,代表着立法机构,省公安厅副厅长一职则代表政府重要部门实职。”
这些年来,公选规模越来越大,公选的职位越来越高,公选干部年轻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在公选出身的121名厅级干部中,任职时45岁以下的106名,占87.6%,40岁以下的59名,占48.76%,最年轻者任职时还不到30岁。
今年公选省管干部,6名副市长提名人选要求考生在40岁以下,6名县(市、区)长要求考生在35岁以下。
“去年换届工作后,组织部对现有市县领导班子进行调研,发现现有干部年龄结构相对全国和其他省份来说,呈现出‘高龄化’,为此特地在今年公选中,拿出这些职位面向年轻干部选拔,希望能借此优化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戴青说。
“但是,要求年龄小,并不意味着能放宽相应的能力要求。”戴青强调,“当选的年轻官员必须具备与其他同等职位官员一样的施政能力和技术能力。”
根据组织部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以上121名厅级干部中已有30人被提拔,14人被重用,1人列入省级后备干部,1人成长为省级领导干部。而2003年省委公选到县市区任职的89名70后优秀年轻干部,目前已有3人提拔为厅级干部,9人已提拔担任县市党政正职,32人提拔到其他正处领导岗位。
“毫无疑问,公选已经成为助推年轻干部成长、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张明徽系化名)
[观察]
竞争让他们更有朝气
公选因其公平、公开颇受好评。不过,公选周期长、程序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只要选出的干部真正优秀,能为一方经济政治谋得实质发展,这些投入就是值得的。”戴青和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丽芝都这么认为。
“公选官员让人有朝气蓬勃之感,在竞争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并将压力转为鞭策自身进步的能量。”多次担任地方公选评委的梁丽芝说,因此,他们对依靠自身努力获得回报的信念更加笃定。这一点,在公选出来的年轻干部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不过,公选官员相当于“空降”,在新的任职单位没有任何根基,这就要求公选官员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前,公选出的官员中,有个别出现了无法适应的情况。湘潭县曾有一名高校系统出身的干部公选为招商局副局长,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离职。
关键词:年轻
今年公选省管干部,6名副市长提名人选要求考生在40岁以下,6名县(市、区)长要求考生在35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