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经历过的一次公选面试,现任某县县委常委的张明徽有些不服气。
他参加的是某县副处级干部公选。他怀疑竞争对手与面试评委“有关系”,但他又拿不出证据。
在熟人社会,如何解决部分考生与评委关系“暧昧”问题?
湖南省委组织部公选办主任戴青指出,今年公选制度将有重大革新——湖南将首次尝试面试评委“异地化”,由中组部委派外省专家来湘担任评委,“外来户”要占全部评委三分之二以上。
6月16日,湖南公开选拔25名省管干部笔试进行。这是湖南1994年以来第十次公选省管干部。
在18年公选实践中,除今年“异地化”破冰之外,历年公选还呈现出两个变化:考试上,由考知识转向考能力;选人上,向年轻干部倾斜。
面试
向上级申请外来评委
“以往,湖南省管干部公选评委都由本省人士担任,今年我们向中组部申请,希望能委派外地评委,得到同意。”戴青表示,“我们希望‘异地化’彻底一点,全部评委都能由外地评委担任,但最终比例尚未确定。不管如何,今年最少能保证外地评委占到所有评委的三分之二。”
湖南省委组织部考试测评中心命题专家和面试评委、共青团湖南省团校校长艾理生对评委异地化表示赞同。他认为,在以往公选中,面试可能是部分考生们认为的最“暧昧”的一个环节。
以往面试,评委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原则组成:三分之一由组织人事部门委派,三分之一从党校和高校领导专家中挑选,三分之一由省内厅局现任领导干部担任。
据艾理生观察,每次面试环节过后,总有一些考生对分数“不服气”。
“笔试有标准答案,而面试,评委打分主观性很大。”艾理生说,“面试时,再加上都是本地评委,很容易碰见认识的考生。”这样的安排,容易使人对“人情分”生出猜测。
一名知情者告诉记者,曾有几名认识的公选“考生”一起参加面试,平时最有实力的人反而落榜,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负面联想。
这种联想,在规模更大的处级和科级干部公选中也存在。张明徽曾参加某县副处级干部公选,他向记者表示,“很怀疑”跟他竞争的一名考生与评委“有关系”,但是,他拿不出证据。
“不实现顶层设计上的评委异地化,在熟人社会中这样的暧昧情况几乎无解。”艾理生说,“实现评委异地化之后,考生与评委相互不认识,即使想走后门,也会因找不上关系而放弃。”
事实上,在湖南之前,安徽、江西、山西等省已尝试面试评委“异地化”。
今年4月安徽铜陵公选处级干部时,曾请长沙市委组织部考试中心“异地命题”,考完后又将试卷送到长沙打分,分数出来后再送回铜陵。这样繁琐的往返只为最大程度保证“公平”二字。
在省内,各种形式的“异地化”也在实施。
选调生考试原本由各市州对面试环节命题,但今年2月的新一轮选调生工作中,面试命题权被收归省委组织部;省直单位公务员考试原本由招考单位自行组织面试,用人单位与专家库考官各占一定比例,但从去年开始实行“集中面试”,并由省级人事部门统一将评委分组,随机抽取考官小组。
湖南正在进行一场更注重公平的考试工作改革,规避用人地方、用人单位暗箱操作的“异地化”正是实现公平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