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晓丹 贾星 邵阳报道
8月21日,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第二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成功点火。这是邵阳市贯彻落实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邵阳打造国际范“特种玻璃谷”迈出的坚实一步。
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之际,这次点火仪式,无疑点燃了邵阳产业腾飞的熊熊烈火。
稳企有良方,服务保障“第一方”
2019年,邵阳经开区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质服务提升年”活动,努力打造千亿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平台,建设重点产业项目33个,其中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4个。
一流产业,需要一流环境,更需要一流服务。
邵阳经开区“服务保障”有绝招:3月初,发布第二批次“最多跑一次改革”86项审批事项清单,夯实“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意外”目标;建设“金融超市”,强化企业融资支持;开展企业“宁静日”活动,让企业不再疲于应付各类检查;着力建设诚信园区,凡是园区承诺企业的事项,不折不扣兑现,凡是企业应享的政策,千方百计落实。
入驻企业对此深有感触。阳光发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到了园区后,我们感到邵阳市委市政府以及园区对企业发展的给力扶持,减少了费用,增加了支持,让我们感到更温暖,做企业信心更足。”
产业集约化,智能制造“奥力给”
先让我们看一个以“智能牌”加速产业集群的小案例。
邵阳智能制造(工业4.0)产业小镇项目,是邵阳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战略后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67亿。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厨用小家电和智能厨电生产、研发的先进基地,带动上下游装备材料的产业链发展,推动厨电行业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目前建设的一期工程,投资约17亿元,占地897亩,用于生产小米电饭煲等厨电电器。项目从落地到生产,完全超出预想速度。
实际上,经开区一直以智能制造为引擎,加速产业集群,优化招商政策。出台《邵阳经济开发区招商奖励十条》《邵阳经济开发区支持产业发展十条》,不折不扣兑现承诺。今年就主动拿出近1000万元为彩虹集团、三一湖汽、柳桥集团、拓浦精工等2018年“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优秀项目颁奖,以“主动兑现”打造招商金字招牌。
此外,经开区多措并举,强企强链。一是依托基金联强引强招商,引入数个50亿级以上的产业落户园区;二是发挥全球100万邵商、聚集近4万亿资产的特有优势,一年引入邵商返乡项目近50个;三是打造拎包入住标准化厂房,引进口味王科技、圣菲达服饰等80余家企业入驻湘商产业园,着手标准厂房投资生产。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通过产业链招商,园区以中电彩虹特种玻璃为龙头,引入瑞祥盛、捷联通科技、鑫宇光固化材料、湖南特种玻璃研究院、西安斯维特视觉测量机器人等上下游项目,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成为邵阳经济重要增长极。
大项目落户,基础配套“最关键”
围绕沪昆百里工业走廊,邵阳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交通、电力、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交通设施飞跃发展。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区域内,交通设施极大提升,如武靖高速邵阳段建成通车、洞新高速全线贯通、潭邵高速公路(区域)大修工程全面完工;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邵阳成为高铁交通枢纽,由“高速时代”进入“高铁时代”;武冈机场通航,则让邵阳跑步迈入“航空时代”。
开放平台取得新突破。随着邵阳市“东部城镇群规划”“保税改革试点方案”、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邵阳办事处机构、邵阳海关、邵阳保税仓陆续获批,尤其是2018年,邵阳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全新的开放平台上,邵阳成为推进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发展的“发动机”。
生产性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几年来,邵阳工业供水、用电、物流、公交等服务型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工业要素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第一座220千伏智能GIS变电站元宝变顺利投产;2018年邵阳电网110千伏六岭变电站项目建成投产……
投资环境的突飞猛进,吸引好项目、大项目纷纷落户邵阳经开区。特种玻璃、智能电饭煲、电梯、混凝土搅拌车等过去与邵阳绝缘的高科技产品,如今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让人感受邵阳沧海桑田之变。
当好“领头雁”,不负时代不负民
如何当好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邵阳经开区在实战中磨练出“绝招”,“领先”就要有“领先”的样子。
第一招:招商引资精准施策。创新招商方式,通过自主产业链招商、企业抱团招商、科技奖励招商等方式,广泛搭建招商平台。深耕沪、穗、深等地项目资源,关注大企业投资意向,第一时间落实招引措施,确保有效招商。
第二招:聚焦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以九兴控股为龙头,品牌服饰箱包鞋业产业园(金砖谷)、发制品产业园、门窗产业园、环保装备产业园四大特色园区呼应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同时,实施“培训跟着产业走,教室建在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解决企业用工之需,吸引更多加工贸易类企业往邵阳转移。
第三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环境优劣将影响企业去留。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着力打造服务最高效、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产业承接地,不折不扣落实惠企政策;建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
第四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以完善的配套推动产业发展。完善水、电、气等基础配套;启动实施中国(邵阳)特种玻璃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以整合优势提升产业承接转移容纳能力;重点发展商贸、农产品、医药、工业等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特色物流基地;引入电子商务,建立产业配套信息化平台。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面前,邵阳不断引链、建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向聚集化、链条化和“中高”端发展。
正如7月中旬,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深入邵阳经开区时,所强调的: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新时代是勇敢、智慧、担当者的大舞台。邵阳这只雪峰山麓的“领头雁”,必将奋力高飞,振翅蓝天,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下,大写“敢为天下先”的新发展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