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风侠在路上]法官向案件请托人索要“好处费”100万
来源:湖南电台交通频道
主持人:行车在路上,清风侠同样在路上!欢迎收听湖南电台交通频道党风廉政专栏《清风侠在路上》。我是晨光。
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立案信访局局长田清胜,将神圣的法槌当成了他的摇钱树,把庄严的法庭变成了他的交易场。《清风侠在路上》栏目组独家推出系列报道《法官田清胜的“发财梦”》,今天请看第二集。
2003年,湖南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签订了学院学生公寓和食堂的投资建设合同书,但后来发生了纠纷。
2011年,湖南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某起诉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合同违约,案件由田清胜任庭长的民一庭审理。
这王某跟田清胜是老乡,也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老朋友有事,田清胜亲自出马,引荐了此案的主审法官李京,并当着王某的面叮嘱李京必须把这个官司打赢,还要想方设法把赔偿款判到最大,以便为后续运作打基础。
在田清胜的运作下, 2011年10月,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赔偿王某公司3200多万元。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不服,提起上诉。2012年9月,双方达成和解,赔偿款调整到1720万元。
为了这个案子,田清胜处心积虑策划、指挥、布置。案子一了结,他就迫不及待地向王某索要“辛苦费”100万!听到老朋友狮子大开口,王某才明白,田清胜煞费苦心帮他,并不是因为朋友情谊,而纯粹是为了钱。张家界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晓东介绍:
他向王某索要100万的时候,王某当时也负债累累,欠了别人不少钱,这个情况田清胜是知道的。但是他仍旧向他开口要100万,因为在官司上帮了王某的忙。我们当时找王某调查的时候,王某也说当时他要的数额太大了,但是自己还是没办法,按他的要求把100万给了他。
田清胜索要天价辛苦费,除了贪得无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当时身陷期货市场,急需资金。
早在2000年,田清胜就涉足股市,第一次炒股就稀里糊涂赚了六七万元。“快钱”来得如此轻巧,田清胜开始认真钻研股票,希望通过炒股发财。2006年,田清胜又接触到了期货,期货与股票相比,额度更大、品种更多、风险更高,同时回报也更诱人。
很快,田清胜就迷上了期货,还瞒着妻子将全部家当都投到了期货市场,不料,在动荡的资本市场中,他输得血本无归。心有不甘的田清胜想尽一切办法找钱来“补仓”,企图回本获利。刘晓东介绍:
他当时期货上面亏了一两百万,他急于把这个亏损赚回来。这100万打到他账上之后,可能没有一个小时全部投入了期货。从我们调查来看,田清胜在期货上一共亏了200多万。
热衷于发财暴富的田清胜很有“商业头脑”,法院的同事给他取外号叫“田千万”。随着纪委审查的进一步深入,田清胜暗地操纵着的多条捞钱渠道开始浮出水面。
2011年,田清胜与曾经的案件当事人田某、王某合伙在广州成立一家商贸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田清胜不想拿钱入股,却想分一杯羹。田某、王某考虑到自己在张家界的官司都还需要田清胜的关照,便让田清胜以弟弟田清茂的名义占干股200万。田清胜对公司事务那叫一个任劳任怨,一到周末必定亲赴广州、湛江等地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光是往返乘机记录就有上百次。纪检干部刘晓东:
这个公司一共就只有三个股东,那两个股东如果在生意上有什么纠纷,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由田清胜来拍板。他在那个股东里面都叫做“大田总”,因为有两个田总。最后他有决定权的。
就这样,田清胜在工作日是身穿法袍的田法官,周末一到就摇身成了商贸公司的“大田总”。此外,田清胜还放高利贷收利息、租门面收租金,跟弟弟合伙经营猪肉生意。
在田清胜心中,钱是万能的,任何事情只要花钱都能办好。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法官田清胜还干各种“提篮子”买卖。而在这过程中他的贪婪狡猾也暴露无遗。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听系列报道《法官田清胜的“发财梦”》第三集。
主持人:《清风侠在路上》,见证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时,省纪委三湘风纪网首页已经开辟《清风侠在路上》专栏,更多往期节目内容,欢迎您的关注。我是晨光,和你在一起,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