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岳阳日报
相信很多岳阳人都不知道,在岳阳,有这样一个地方,在280多年前,被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前后三次批示!
原来岳阳在280年前,就已经被国家重视了!雍正皇帝亲自拟就的第一个关于洞庭湖综合治理的文件,总字数竟然多达339字。
“朕闻洞庭一湖,绵亘八百余里,自岳州出湖,经以君山为标准,一望杳渺,横无际涯,而舵杆洲居西湖之中,去湖之四岸,或百余里,或二百余里。舟行至此,倘风涛陡作,无地停泊,亦无从拯救,多有倾覆之患……总督迈柱,会同巡抚赵宏恩,遴选贤能之员,建筑石台,以为舟船避风停泊之所。务期修造坚固,以垂永久,不得草率塞责,特谕。”
大家真的不要小瞧这339个字
要知道古代皇帝的批示大多都是三言两语。
200多年前,洞庭湖还带着古云梦泽的遗存,广大而凶险,宽阔的湖面,无风三尺浪。在乾隆九年(1744年)藕池河泄洪口强行打开之前,那时洞庭湖很少有垸落,只有露出水面的几座小山,比如说墨山、层山、禹山、明山、寄山、九都山等,所谓“山”,只不过是露出湖面的小高台而已,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但相距洞庭湖中心达百里之遥。
洞庭湖是风暴的摇篮。一年四季,风暴总是伴随着洞庭湖。商旅船只从西到东,从岳阳出口进长江,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圆盘,而舵杆洲水域正好在圆盘的中心,“波浪汹涌舵杆洲,稍有疏忽人船无;大弯水急阎王滩,胆颤心惊难过关”,当时的船歌是这样唱的。
清代官府对两湖水上救生机构的强力介入,是一种国家战略。进入雍正朝,雍正帝下令,将存放在湘阴营田街水利衙门的二十万两国库银子拿出来,在洞庭湖中心舵杆洲水域实施“人造岛”工程,修建洞庭石台,为过往商旅舟船避风停泊之用。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施工,四年后湖岛基本修成,高约两丈,面积约300平方丈,有堰堤、庙宇、小型食杂店、守岛军士营房等设施,从此后,舵杆洲成为了洞庭湖上过往商船与渔船真正的“保护神”。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舵杆洲很快被太平军占领,成为了进攻岳州的战略要塞,随后被废弃。最后彻底毁坏这个人造岛屿的时间是1970年。当时造反派认为,舵杆洲是封建帝王压迫劳动人民的象征,无产阶级就是要到大风大浪中去锤炼革命意志,岂能容这等资产阶级的“避风港”存在?于是决定拆毁。据参与拆毁的南县华阁镇农民事后讲述,舵杆洲人工岛居然是一个“浮岛”,它的底层是用两层松木木板拼接而成,每块木板长十米,宽五十公分,厚十公分,一座体量超过上万立方米的花岗岩小岛,竟然全部是装载在这些木板之上,像一艘巨大的船。
其实,它就是洞庭湖上的“诺亚方舟“。
不读到最后,
你永远不知道舵杆洲的神奇之处
原来它竟然是“浮岛”···
上万立方米小岛
居然是建筑在两层木板之上!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日报君想,
在岳阳这片土地上,
还有如此神奇的地方,
如果它没有被毁坏,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