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究竟是咸的还是甜的?这不是个问题,这是个“战争”。#豆腐脑甜咸之争#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关注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建党伟业#。
到底是甜还是咸:虚假同感偏差
“什么?!豆腐脑还有甜/咸的?!那还能吃么?!齁(hou)死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为什么从小就接受马列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网民,不能够客观发展开放地看待豆腐脑这个严肃的问题,不能平静地接受别人的口味,却一味地强调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呢?
社会心理学认为,抛开地域差异、生活习俗、小吃风味等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不说,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和“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有关。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自己的喜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特别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这一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时,这种错觉尤为强烈。
“周围的人都和我是一样的想法,难道不是吗?豆腐脑就应该是甜/咸的啊!”“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太‘二’了,你看网上没有一个不骂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时,还会存在一些普遍的认知偏差:忽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过分强调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于模棱两可的信息则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进行解释等等。而这些偏差反过来也强化了“虚假同感偏差”,以维护我们已有的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避免认知失调的出现。
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Lee Ross)通过两个有趣和简单的心理学实验揭示了虚假同感偏差的作用机制。
在第一个实验中,罗斯教授采用了社会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情境(scenario)测验,让被试(即自愿参加实验的同学)阅读一些冲突情境的描述,比如“用冬瓜和西瓜砸自己的脑袋,哪个更疼”,然后做出以下判断:
1、猜测别人会做出哪种选择;
2、自己会做出哪种选择;
3、描述做出不同选择的两种人各自的特点。
结果表明,不论被试是觉得冬瓜疼还是西瓜疼,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认为别人会和自己做出一样的选择。而且总的来说,人们往往认为持不同意见的人更不顺眼。这就说明了社会偏见的存在。
考虑到这只是假想的情况而不是真正的行为,罗斯教授又做了另一个实验。研究者们要求被试在脖子上挂一个又大又傻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来Joe’s饭店吃饭”,然后去校园里转悠30分钟。同时告诉被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能会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可以随意选择接受或者拒绝。结果发现,挂着牌子瞎转悠了半小时的同学们有62%的人觉得其他人也愿意这么干;而直接拒绝接受研究者要求的同学则只有33%的人觉得别人会同意挂着牌子游街。
明朝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罚人食肉”的故事也是个虚假同感偏差的好例子。唐朝皇族后裔李载仁,又傻又愣(性迂缓)不吃猪肉。有一次他的下人打架,李大傻就罚这俩人吃肉夹馍,还警告其他人,说谁要是敢再犯就往猪肉里加上酥油!恶心死你们!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喜欢魔兽世界的人不能理解DotA爱好者的痴迷,而热衷于D盘隐藏文件夹中欧美视频的孩子无法体会到东京有多么得热。
有什么可争的:敌意媒体效应
既然认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为何还要争论不休呢?
马克思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也不存在绝对好吃的豆腐脑。辩证思想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也曾义正辞严地振臂高呼过,凡是客观存在的豆腐脑吃法,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而非“存在即合理”)。
爱甜甜爱咸咸,各取所需不是挺好吗?
这种不和谐的争执,可能与所谓的选择性知觉有关:即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来选择性地接受某些信息,甚至曲解这些信息的本意。
1953年的冬天,同属常春藤联盟的达特茅斯大学(D大)和普林斯顿大学(P大)举行了一场橄榄球比赛。然而这场本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比赛,却演变成了一场暴力的闹剧。谁的责任?
D大的阿尔伯特·哈斯特尔福(Albert Hastorf)和P大的哈德利·坎特里尔(Hadley Cantril)这两位社会心理学者正好利用这场混战完成了一项有关选择性知觉的经典研究。
实验中研究者从两所大学各找了160多名学生来观看这场比赛的同一份录像资料,要求他们记录下是哪一方先挑起了争端以及两方各自的犯规次数。不出所料,双方都倾向于认为错在对方,而且认为对方的犯规次数更多。D大学生中,认为错在D大一方的只有36%,两队的平均犯规次数分别为4.3次(D大)和4.4次(P大);而P大学生则有86%的人认为错在D大,犯规次数为9.8次(D大)和4.2次(P大)。这说明社会信息的加工中,选择性知觉是普遍存在的。
除此以外,罗斯教授等人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敌意媒体效应”。他们发现,不论是总统竞选(1980年)还是种族冲突(1985年),支持某一方的民众总是倾向于认为媒体在报道中刻意偏向了另外一方。而且他们还觉得本来持中立态度的人看过相应报道后,一定也倾向于支持对方的观点。
等等!好像哪儿不太对吧?罗斯教授先是说由于“虚假同感偏差”我们倾向于觉得周围的人和自己观点都一致,接着又说由于“敌意媒体效应”我们倾向于觉得别人都在刻意偏袒对方误导大众,这不是相互矛盾吗?这不是自己对自己#伪心理学随手抽脸#吗?
社会心理学的万金油:社会认同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只要祭起“社会认同”的大旗,就没有解释不了的问题。
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往往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通过强调和夸大自己群体与他人的差异,使得群体内相似度最高而群体间差异最大,由此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因此社会认同就是群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偏见(out-group derogation)。(详见《 伤不起的咆哮体 》)
什么是内群体偏好?就是夸大群体内的相似度,利用“虚假同感偏差”,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吃咸的豆腐脑,不吃咸豆腐脑的人肯定脑子里都是豆腐。
什么是外群体偏见?就是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利用“敌意媒体效应”,觉得凡是不疯狂支持咸豆腐脑的人都是反革命,说甜豆腐脑好的肯定脑子里都是豆腐。
其实甜的也好,咸的也罢,豆腐脑是无辜的啊……有谒云:豆腐本无物,卤水混沌开。本来无一味,何处甜咸来。善哉善哉,众生还应放下执念,甜即是咸,咸即是甜。
当然了,对于一个赤裸裸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来说,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豆腐脑的不同味道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就反过来认为豆腐脑这一物质本身有了对错之分。所以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等咱有钱了,豆腐脑一买两碗,一碗甜的,一碗咸的。
其实我压根不关心豆腐脑的事儿。我最想说的是:西红柿炒鸡蛋,到底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