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湖南

《宝岛一村》上演勾起老长沙记忆

来源:潇湘晨报 2011-11-19 08:59:24
 昨日,话剧《宝岛一村》在湖南大剧院上演。图/记者张轶 昨日,话剧《宝岛一村》在湖南大剧院上演。图/记者张轶

  本报记者龚义群 长沙报道

  三个半小时,悲喜交加,笑中带泪。

  昨晚,赖声川、王伟忠联合创作的话剧《宝岛一村》在湖南大剧院开演。戏一开场,便把满座的观众拉回到1949年的台湾,在嬉笑怒骂中,穿越60多年,看那里的村民从“离家”、“想家”到“这里就是我家”的生活印迹。

  情绪的酝酿其实从剧场外的长沙老照片展览开始,观众的思绪被牵扰:1949年的长沙是什么样?60多年前的那些老房子如今怎样?

  没错,眷村的历史,长沙的老故事,在长沙人心目中,并无二异。

  今晚,眷村故事还将在长沙讲述,而长沙的老故事,长沙人也要继续说下去。

  现场 昨晚“天津包子”有眷村味

  《宝岛一村》源于王伟忠的真实故事,讲述手法是赖声川式的。戏一开始,画外音讲述即将被拆的眷村,倒回到1949年60万人转境台湾。

  大榕树下,一大群官兵等着领门牌入住宝岛一村,兵荒马乱的年代,为求生存他们想尽办法,以至于老婆弄不清老公到底姓什么。赵家、朱家和周家毗邻而居,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吃着不同的地方菜,但都想家。年夜饭上,他们唱《松花江上》,根据星星位置判断北京、天津、青岛的方位。

  底子明明是痛苦的,用的却是嬉笑方式。除了令人动容的故事,《宝岛一村》的舞美也非常精彩。其舞台可360度旋转,而不时出现的小景物也非常有代表意义。大榕树、防空洞都是眷村将近一甲子光阴的见证者,见证了眷村第一代的生与死,第二代的离与守。不时飘起的音乐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不过提及《宝岛一村》,最常被说到的是“天津包子”。在剧中,“天津包子”是贯穿全剧的线索,也是外省人与本省人和美共处的纽带。剧外,散场时观众都能吃到热乎乎的包子,演出3年来,《宝岛一村》已送出20多万个包子,昨晚,便送出了1500个。

  场外 长沙老故事也要继续说下去

  海峡彼岸的故事,勾起了很多观众的长沙记忆。1949年的长沙是什么样?60多年前的那些老房子如今怎样?

  正是如此,剧场外的长沙老照片展览引来了很多观众观看。带着小孩来看戏的家长当起了讲解员,“我们那会来长沙的时候,五一广场就是这样的”,魏妈妈对着女儿说道。看到郭家花园、湘春门、中山纪念堂、兴汉门城墙等,不少观众谈论,“这些老建筑再也看不到了啊。”一张文夕大火前的长沙全景图更是引来稍年长的观众聊起历史。

  这不仅让人想起剧场里的那些笑,其实也就是长沙老巷口里的笑,那些泪,正是长沙人曾拭干又湿的啊。眷村的故事活在舞台上,一直在讲下去,而长沙的那些老故事,长沙人也将继续说下去。

  泊富地产便是其一,由其倾力铸造的城市综合体泊富国际广场,致力于唤醒人们对时间、土地和人文情感的共鸣,展现富于城市精神的综合空间场所。此次对话这部“华语戏剧巅峰之作”,也是对话大长沙财富平台和文化精神归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