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83岁高龄时曾题画款:“画分两派:作家画,文人画,文人本不能作画,舍其文诗之余,偶尔戏墨,即文人画之由来。然其高雅之趣,尝超出作家画之上矣。”言简意骇地指出了文人画是中国画的艺术高峰,近代中国画取得长足发展与文人画的兴起密不可分,吴昌硕,赵之谦,到齐白石莫不是文人画巨匠。文人画要求诗、书、画、印俱佳,作者必须文学功底深厚,创作技法(能书、会画、善刻)扎实,方可升堂入室,齐白石曾言:“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金石书画家汪东明先生自幼酷爱传统艺术,在系统研习中国书画艺术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传统,国画以芥子园画谱入手,进而钻研宋,明,清及近现代名家之作,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临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巨匠之作,获益菲浅,他的写意画用笔力求简练流畅,注重意境,格调高雅。由于长年沉浸于钟鼎金文和古碑帖之中,他的书法以篆隶见长,用笔厚重挺拔,行书受米芾、黄山谷等宋代书风景响,脱俗洒脱,沉着痛快。书余画后,他勤于治印,临摹古玺,封泥,秦汉印逾数千方,广收博采,尤其在对秦汉将军印颇有研究,十分擅长印制巨型印章,用刀大气磅礴,力可扛鼎,令人精神振奋。从艺三十余年来,汪东明先生一直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厚古而不薄今,笔墨当随时代的宗旨从事创作,不媚世俗,画自家画,写自家书,刻自家印,他的每一件作品,从画、到书、到印,均由自己一人完成,具有浓厚的个人特征;,自1988年起,他的金石书画作品陆续在全国几百家刊物公开发表,并被建川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1992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全国征集贺新春书画作品,两大报刊的《迎新春》画刊一共只选登了7方印章,其中就有3方即为汪东明所刻,时任西冷印社社长的沙孟海先生称赞其“印风爽利,颇具齐派风骨”并欣然为之题写“汪东明篆刻”以示鼓励,一时在全国书坛传为佳话。中国著名书法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的杨再春称赞其作品:“古朴高雅、令人爱不释手”, 并索刻五方书法自用印,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亲笔题写“汪东明篆刻”;西冷印社己故名宿叶一苇、李伏雨与其长期有书信来往,指教书艺并题字鼓励;文化名人王鲁湘先生赞其作品“凌厉大气,不同凡响”;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先生评价:“章法、刀法均得齐派真谛,实属罕见”; 湖南省书协副主席、长沙市书协主席孔小平先生则称道:“刀法爽快淋漓,如白石再世。”
今年47岁的汪东明,身体瘦长,言语温和,颇具儒风,大学毕业后,曾在某大型国企任宣传部长,后辞职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三十余年的艺海沉浮,近年来又迎来了他的又一波创作高峰。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汪东明先生选用中日长沙会战时残存的古天心阁城墙砖精心篆刻了两方巨型抗战纪念印“民族魂”(22cm*22cm)、一寸山河一寸血(15cm*36cm),并将其中的“民族魂”巨印捐赠给中国最大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四川建川博物馆,以此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新浪》、《搜狐》、《中国书画报》等几百家新闻媒体均予以了专题报导,被主流媒体誉为“有思想,有正能量的当代金石书画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艺术品,弥足珍贵!
近几年,央视推出专题纪录片《家风》,开篇即以近二十分钟时长介绍了曾国藩的家风家教,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新时代呼唤优良家风,曾氏家风家训及《曾国藩家书》再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湖湘好家风,早自2012年起,汪东明先生就一直在致力于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列篆刻作品的创作。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首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史学界历来对曾国藩的功过是非褒贬不一,但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却是社会公众一致认可并极力推崇的,作为一个“学作圣贤”的读书人,曾国藩无疑是一位好兄长,好父亲,仁慈而严正,是子弟们的楷模,他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子女,对家庭的教育却从未放松过,前后写了一千余封家书,事无巨细,敦敦教诲,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独特且朴实的治家育人理念,曾国藩的良苦用心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自曾国藩起,曾氏家族百年不衰,英才辈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因政务繁忙,曾国藩终其一生也没有写一部很具体的家训,曾国藩的家教家训基本上体现在他的一千多封家书中,作为一个湖南人,汪东明先生一直对曾国藩十分关注,他查阅大量曾国藩的历史文献,多次前往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走访乡邻收集资料,逐字逐句仔细研读了各个时期曾国藩的家信,提炼整理精华部分,并将其作为篆刻的创作题材,历时五年,刻成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列印作二百余枚,“八本、八字诀、三不信、三致祥、君子八德、进德修业、不留财产给子孙、治家贵严、孝字治家、兄弟和睦为第一、 读书明理君子、耕读传家、勤俭孝友、有志、有识、有恒……”,这些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在他手中都成了一枚枚精美的印章,这些印章的边款总计近一万字,都是对家训、家规印文内容的详细注释,为了读者识别方便,边款均以行楷刻成,刀口清晰、字迹工整,即使不认识篆书篆印的读者也可以轻松通过对边款的解读而看懂印文的内容,加深对曾国藩家训、家规的理解。
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创作,完成这一系列作品后,汪东明先生曾感言:“这不是在刻一个个普通的印章,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历程,从曾国藩的家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家文化的精深博大和曾文正公不一样的家国情怀,能用篆刻这种古老艺术记录和传承这一精神,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责任重大。”
2016年11月9日,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列印首次回“家”:作为曾国藩诞辰2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头戏,205方印章原石及11个专题印屏,首次在湖南曾国藩故里富厚堂公开完整展出,205枚色彩斑澜、温润可人的名石印章,鲜红的印拓和黑白分明的边款,立刻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展览历时半月,盛况空前,观展者络绎不绝,在留言薄上大家纷纷表示,观看本次展览不但学习了曾国藩的家训家风,潜移默化地领悟了曾国藩的治家理念,还了解了四大名石,金石篆刻、印章边款等相关知识,切身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获益菲浅。
著名作家、海内外研究曾国藩第一人唐浩明先生一直十分支持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列印的创作,他称赞道:“用篆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来宣扬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国内首创,实乃大功德一件”,并欣然题字鼓励。
2017年元月20日起,《中国书画报》为汪东明先生的曾国藩家训家规系列印,开辟《曾氏家训》连载专栏,时间跨度将近二年,公开发表他的二百余枚印章,这在当今中国书画界是极为罕见的。
2017年,“中国好传统,湖湘好家风”《曾国藩家训家规》汪东明金石书画全国巡展将启动,为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摇旗呐喊!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采访之余,汪东明先生饱蘸浓墨,挥毫写下这幅曾国藩赠给罢官归籍的九弟曾国荃的名联,感慨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往往是十分渺小的,但如果能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充当一名马前卒,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出一份力,发一份光,我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