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健康>母婴天地>正文

秋天,妈妈该如何照顾孩子?

来源:湖南中医附一2015年9月1日【评论0条】字号:T|T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到了……

  是的,秋天到了,妈妈们该怎么照顾孩子,让孩子少生病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孟清教授介绍说:秋季小儿常见病包括秋季腹泻、咳嗽、哮喘等,目前,很多家长在这些常见疾病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根据气候特点,厘清误区,精心照顾,让孩子快乐度过秋天。

  秋季腹泻进入发作高峰

  秋季腹泻多发于9月到11月,10月至11月为发作高峰。发病原因多是轮状病毒引起,轮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小儿的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王孟清教授介绍说,秋季腹泻一般表现为先出现呕吐,然后腹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确诊孩子得了秋季腹泻,应该如何治疗。王孟清教授推荐中医疗法,他说,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改善症状,根据证候表现辨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另外,还可以进行敷脐疗法,将中药材制成药粉,直接或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肚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敷脐疗法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如何预防秋季腹泻?王孟清教授提醒:要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乳具、食具要卫生。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注意科学喂养。另外,要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患病期间该如何护理?王孟清教授表示:一般可继续饮食。但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目前,在秋季腹泻的防治上,家长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过早使用止泻药

  早期止泻往往弊大于利,而且很容易掩盖病情,贻误治疗。

  误区二:滥用抗菌素

  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误区三:补液只知补水不知补盐

  腹泻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光补水不补充相应的电解质并不能真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误区四: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就可以100%预防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分不同的类型,疫苗的有效率能达到60%—70%。

  在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上,王孟清教授推荐了一些食谱:

  (1)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湿热泄泻。

  (2)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湿重于热型腹泻。   (3)参莲大枣粥:取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成细末,把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子末、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患儿。

  咳嗽来袭要重视

  秋天,支气管炎常见,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秋天气候变化较大,加上吸入粉尘,花粉等刺激上呼吸道就有可能患上咳嗽。孩子初起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喷嚏、咽痛咽痒、声音嘶哑、头痛、周身不适或肌肉疼痛、轻度畏寒、发热等,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伴发支气管痉挛时可有气急和哮鸣。本病体温可在1周内恢复正常,但咳嗽有时延长数周才好,如果老是不好,可转为慢性支气管炎。

  王孟强教授强调:咳嗽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疾病,可发生在多种疾病过程中。秋季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肺结核多会引起咳嗽,因此要注意鉴别诊断,必要时还是尽早到医院就诊。中医药方法治疗本病有明显疗效,可避免抗生素的危害,如无明显并发症,一般可单纯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

  如何预防秋天孩子支气管炎发作引发咳嗽呢?

  王孟清教授表示: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小儿抗病能力。避免感受风邪,积极预防感冒。避免与煤气、烟尘等接触,减少不良刺激。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要给孩子多喝水,经常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咯出。孩子饮食宜清淡,秋天肺燥咳嗽较多,可服点秋梨膏,其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麦冬、藕节、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

  现在,家长在孩子咳嗽的治疗上有些什么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小儿咳嗽要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抗生素,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抗生素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可能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误区二:小儿咳嗽很常见,不治也会好

  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一般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不需治疗可以自行缓解,但多数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咳出,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它部位,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因此,儿童咳嗽时应该及时查明病因治疗。

  误区三: 咳嗽就用镇咳药 

  小儿咳嗽早期不宜马上给予镇咳药,这不利于痰液的排出,会堵塞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疾病。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

  误区四: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小儿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宜使用成人止咳药。

  温差大诱发哮喘

  秋天,孩子受到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后,首先出现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表现,进一步出现咽痒、咳嗽,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喘息气促、呼气延长等症状,家长要注意了,孩子可能诱发了哮喘。哮喘患儿和过敏体质关系密切,很多孩子既往有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不少孩子还有家族史。

  王孟清教授建议:对哮喘的轻症患儿可单独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可避免西药激素、抗生素等的副作用。发作频发、严重的病例一般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医药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也可减轻西药如激素等的副作用。实践证明:超声雾化、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推拿疗法、耳压疗法等治疗方法对哮喘的控制十分有利。

  如何预防与护理患哮喘的孩子呢?王孟清教授表示,要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还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要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果孩子的哮喘发作了,要注意观察呼吸、脉象变化,防止哮喘持续发作。在哮喘发作期,应注意患儿心理状态。要关心、安慰病儿,减少心理压力及恐惧感,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长在对待哮喘疾病上存下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一: 症状缓解后不需治疗

  哮喘是一个反复发作性疾病,而一旦病情控制进入缓解期后,家长就会放松警惕,不再治疗。有的家庭嫌麻烦、怕耽误时间,或怕花钱,或心存侥幸,这都会对患儿的预后带来影响,部分患儿以后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缓解期的治疗对哮喘患儿也同样重要。

  误区二:哮喘不用治,长大就好

  确有一部分哮喘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力的增强,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甚至痊愈。但是哮喘反复发作,势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症状轻的患儿未经治疗而自愈,部分患儿年老后也可能再发哮喘。因此,应重视哮喘的早期治疗,以免发展为成人哮喘。

  误区三:激素影响生长发育,副作用大

  中医药防治哮喘具有一定疗效,但目前防治哮喘,国际上首选的治疗方法为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对于重症哮喘及发作频繁的患儿,使用中医药配合吸入疗法是必要的。但有些家长认为,糖皮质激素易引起发胖、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不愿使用。国际哮喘界目前公认: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最有效药物,应大力推广。小剂量吸入激素一般不会影响孩子最后的身高。至于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声音嘶哑等,只要使用合理,吸药后立即漱口,也可完全避免。

  误区四: 吸入疗法方便简单,不需再服中药治疗

  部分家长认为,单纯吸入激素治疗就可以了,服中药太麻烦,没有必要。临床实践证明,缓解期使用扶正为主的中医辨证治疗,对减少激素副作用、阻止哮喘气道炎性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巩固疗效、缩短疗程均有显著作用,中医药治疗可明显减少本病的发作,使部分患儿得到根治。

  误区五:哮喘儿不宜运动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哮喘复发,既不让孩子上体育课,也不让参与同学间的游戏活动。其实,适当的室外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相反,不运动的孩子体质反而会变弱,易于发病。当然运动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对于活动量大和容易出汗的孩子,更要勤换衣服,防止着凉。(通讯员 陈双)

  链接:

  王孟清,湖南中医附一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哮喘、急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肺炎、腹泻病、抽动症等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等多个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学术及学科带头人。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相关课题10余项,获各级成果奖6项。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30余部中医、中西医结合专著,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一、周五、周六上午。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