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旅游规划19个码头和停靠点
长沙是一个因水而建的城市,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历史上是长江通江达海的主要通道,曾经水运十分发达。人们乘坐客轮可以到达湘江沿岸的城市、可以到达长江沿岸各个城市,交通极为方便。据资料记载,从民国时期形成直至上世纪70年代衰落,长沙沿湘江一线共有28处码头,维系着长沙人民的经济生活。这28处码头,全部用麻石从岸坡斜砌到江中,从北到南,构筑了昔日长沙的繁荣。
此次《长沙湘江滨水区城市设计》的水上客运和旅游专项计划提出,充分利用长沙的水域和旅游资源,发展水上旅游和公共交通,规划以“水陆联动”为特色,打造与湘江沿岸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具有长沙人文历史特征的水上旅游码头和停靠点,为长沙水上旅游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规划目标
兼顾过江交通,统一规划长沙水上旅游线路,完善水上旅游设施;水陆联动,城水共荣。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包括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和龙王港五条水系。其中湘江长沙段,长约80公里;浏阳河湘江河口至上游30公里;捞刀河湘江河口至上游10公里;靳江河湘江河口至上游7公里;龙王港。
码头和停靠点布局
码头3个:中山西路、渔人码头、洋湖垸。
旅游停靠点13个:新河三角洲、滨水新城CBD、月亮岛、斑马湖、铜官窑遗址、靖港古镇、巴溪洲、昭山、龙王港、朝正垸、浏阳河公园、磨盆洲、洪山庙。
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观音港、解放垸、望城滨水新城斑马湖(3个供选址论证)。
本版撰文 记者 章盛莉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