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周瑾容
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以往被人们归为“老年病”的心肌梗塞,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
“有一个晚上,心肌梗塞病人就有7个!我们接诊的最年轻的患者仅28岁。”11月2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彭建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时下 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期,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凶险,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0岁男子突然倒地不醒,心脏供血几近闭塞
30岁的赵先生是长沙某单位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每天要抽4包烟,吃6包槟榔,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体重95公斤的他,一年前就曾开始出现胸痛、胸闷,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每次都认为是太累了,也没有上医院检查。
上个周末,赵先生和几个朋友聚会,一时兴起,几杯酒下肚,突然胸口剧痛,倒地不省人事。
送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右侧冠状动脉近端急性闭塞,左侧冠状动脉回旋支近端慢性闭塞,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通过放入心脏支架及时疏通血管,赵先生才从鬼门关“捡”回来一条命。
彭建强介绍,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冠状动脉被血栓阻塞或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导致血液无法流到心肌,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加速生命“折旧”
据湖南省人民医院数据显示,今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中60岁以下约33.5%,其中“70后”16人,最年轻者28岁。
彭 建强介绍,不良饮食习惯、久坐熬夜、抽烟喝酒、肥胖等都是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都是心肌梗塞的高发人群。更让人 担忧的是,大多数中青年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明明知道这些生活方式有害健康仍不去改变,不重视一些身体的变化,不定期体检,也经常会遗漏心肌梗塞发病 前的“蛛丝马迹”。
“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天气变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问题也会诱发心肌梗塞。”长沙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主任陈然介绍,一些中青年人平时没什么疾病,但如果长期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和持续熬夜等疲劳状态下,很容易诱发潜在的心源性疾病,如出现劳累后胸闷、呼吸 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发生上述症状,中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因为他们工作节奏非常快,往往误以为是工 作累了或没有休息好,这种忽略往往是致命的。”陈然说,若中青年人本身就患有冠心病、心肌炎、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要继续熬夜、过度疲 劳、嗜烟酗酒等,血管会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形成局部血栓,最终会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更残酷的是,中青年发生猝死后,救活几率比老年人还低。专家介绍,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平时若有缺血症状,体内会慢慢建立一个侧循环系统帮助血液循环。但年轻人平时身体就好,一旦发现急性心肌缺血,可能就是致命的。
中青年“猝能及防”,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不可轻视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心肌梗塞患者约有250万。与老年人发病不同,年轻人在发作前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此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
彭 建强介绍,约70%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前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剧烈的胸前区绞痛,伴有胸闷、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 周出现,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但也有一部分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表现为上腹部、背部疼痛甚至是牙痛,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彭建强提醒,如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或胸痛时伴有大汗淋漓,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发生心肌梗塞,任何急救措施几乎都不能奏效,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故应迅速联系120,在家人陪伴下转送医院急诊科和胸痛中心开通血管。
有心肌梗塞家族史者,或家族成员中有发生过心梗的人,需要特别引起重视,最好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即使体检时心电图正常,也不可大意,建议做一个运动平板试验,检查运动后的心电图有无异常,以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