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种让司机走得更快的“拉链式交替通行”,引发微博网友对司机素质的激烈争论。一方认为,在这座湖湘文化孕育的文明城市,这种既对司机有利,又能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通行方式,完全可以推广开来。另一方则说,要在长沙推广拉链式通行,纯属扯淡,“长沙司机根本没这素质!”市民和网友的观点交锋,火药味十足。
探讨中,网友们不仅分析拉链式交替通行在长沙实行的可行性,还把“拉链”延伸至长沙整个司机群体驾驶素质、行车环境以及交通软实力等方面。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陈昂 黄娟 王为薇
正方
观点
A
通行最快的方式
杨烨, C证
国家公务员,3年驾龄
“两条车道合并成一条车道时,容易形成交通瓶颈,左边一辆、右边一辆的拉链式交替通行,是保证公平享有通行权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具操作性的。”杨烨对于交替通行的意识来自一档电视节目,“画面上一边是中国城市街头合流路口驾驶员争抢挤插的乱象,一边是德国驾驶员拉链式有序通行,谁快谁慢一目了然。”
“如果每个人都抢行,所有车都挤成一堆,谁都过不去。”杨烨认为,拉链式交替通行可以像直行待驶区一样先试点,驾驶员感觉到出行的便利,支持的人自然就多了。
B
避免事故的好方法
刘新民,A证
私企专职司机,13年驾龄
“13年只发生一起事故,好的驾驶习惯很重要。”刘新民在一家私企开通勤车,礼让是他避免交通事故的法宝。
“在没有信号灯的合流路口,我都会选择主动让行,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对于拉链式交替通行,刘新民大力支持,“为避免同时向前拥挤造成碰撞,也避免同时谦让而浪费时间,必须采取交替通行的方法。驾驶员按规定该走则走,该停则停,避免了无休止地抢行或无必要让行。”
C
文明城市
长沙驾驶员肯定行
黄伟文,C证,私家车主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市民黄伟文说,就凭着长沙人民当年为拿下文明城市那块牌的狠劲儿,拉链式交替通行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推广。黄伟文的车尾至今仍贴着本报去年按线行驶活动的图标——印有“我是新公民,我按线行驶”字样的蝴蝶,他说,“作为文明城市的新公民,我觉得包括按线行驶在内的所有文明出行的倡议,都是值得推广的。”
反方
观点
A
长沙司机没这素质
冯帆,公司白领
C证,6年驾龄
就在一周前,冯帆的爱车在省妇幼前被人刮了。“那天我由东往西朝江边走。”冯帆说,突然停在右边的一辆小车打着转向灯准备调头,“他速度有点快,我下意识往左打了一点方向。”虽然躲过了调头的小车,但冯帆的爱车还是与左侧车道的车子来了次“亲密接触。”事后,他赔着笑脸道歉才让对方“消了气”,“其实我也是受害者。”
“我觉得这是长沙驾驶员的缩影。”冯帆说,很多驾驶人根本没有遵守交通法规的概念,“怎么方便怎么来,我甚至被前车扔出的易拉罐瓶打到过!”冯帆突然激动起来,“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这确实发生了,试想这样的驾驶员,谁会去拉链式交替通行?”
B
最担心黑车和公交
吴健雄,国企职员
C证,5年驾龄
“绿灯刚亮,身后的的哥就不耐烦地摁喇叭。”在私家车主吴健雄看来,这已成常态。他总结了一套经验:不要与黑车并行,不要停在的士车前,随时提防小面包车超车,记得绕开公交站。吴健雄说,这几类车,不是要赶着去挣钱,就是要赶着抢交班时间,“这些驾驶人,怎会有闲心拉链式交替通行?”
C
监管有难度
胡列格,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
胡列格也不看好长沙实施拉链式交替通行,“相对红绿灯通行,拉链式交替通行效率过低。因为驾驶员得分出相当大一部分注意力来观察前车、旁车的动向,然后再决定自己怎么走,不仅耗费时间,还会使驾驶员感觉疲劳,甚至导致‘路怒症’的产生。”
“交通设施的建设也有难度。”胡列格说,由于经费问题,在每个路口设置监控目前来看很不现实,但在实施拉链式交替通行的初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