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创业
三一“迁都”有了最新解释。
12月4日晚,三一重工宣传文化部副部长施奕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已不再纠结于近段的口水仗。他将总部搬迁之举解读为三一的“第三次创业”。
据他介绍,三一上世纪80年代创业起始于湖南涟源的一个偏僻乡镇茅塘,在辛苦数载年产值规模将近1000万元时,梁稳根等几位创业元老作出第一次搬迁决定,将企业由偏僻乡镇迁往涟源的上级市湖南娄底市。
在娄底发展数年企业年产值规模上亿元时,接受向文波的建议,在1992年第二次搬迁,将企业总部搬至湖南省会长沙,并由焊接材料主业转向工程机械,三一就此开始腾飞。
施奕青表示,在长沙经营20年后企业规模将达千亿之际,三一总部迁往北京,是为寻求更大平台早日达成3000亿规模实现国际化梦想。他认为三一这个“创业型企业”的“第三次创业”,有利于摆脱地方利益捆缚,未来预期乐观。
但围绕三一搬迁所引发的“一地鸡毛”,资本市场与施奕青的乐观形成反差。搬迁消息传出的11月22日,三一重工9.04元开盘后报收8.89元;此后呈下行趋势,到12月3日,三一重工收盘为7.62元,总市值579亿元,股价和市值被同城对手中联重科双双超越,让出行业市值头把交椅。
而在2010年10月21日,三一重工的A股总市值曾首次超过1000亿元,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中首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在2011年年底,三一重工股价也还停留在12.54元,相较中联重科的7.69元保持1.63倍的较大优势。一年过去,三一重工股价不仅跑输大市,降幅也大于同城对手。
在12月4日的动员会后,三一重工5日高开,收盘价8.60元微弱领先于中联重科的8.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