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水族箱,成群的鱼儿在相互追逐,一只田螺在吞吐泥沙,河虾趴在石头上,不时往嘴里塞些食物。在雨花区金地华园小区,市民朱先生和儿子小宇DIY一个生态水族箱,水里的鱼虾水藻均来自湘江支流靳江河,像是靳江河生态环境的缩影。它不仅增进了父子间的感情,更培养了小孩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报记者张树波 实习生杨子江 长沙报道
10月31日上午,记者在朱先生家中看到这个水族箱。水族箱由透明玻璃构成,上面有一个循环水泵,一旁放着一盏台灯。水族箱箱底布满沙子和鹅卵石,鱼儿游荡其中,水底还有一些田螺和贝壳,正慢慢地吞吐泥沙。
生态水族箱中生活着近十种物种
朱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水族箱有棒花鱼、泥鳅、鳑鲏、青鱼将、黄颡鱼(黄鸭叫)、河虾、河蚌、田螺等,还有水草为鱼虾提供氧气及食物。这些生物都是他和儿子从湘江支流靳江河里捕获的,“应该算得上是靳江河生态环境的缩影”。
两个月时间父子DIY微型生态系统
这个微型生态水族箱,朱先生和儿子小宇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
今年8月,朱先生就利用周末,带着儿子开始制作这个生态鱼缸。
在靳江河边,父子俩用小网捕到了几条棒花鱼;还带了一些沙石和水草回家,“当时就想造一个鱼类小天地。”
朱先生从事空调研发工作,对鱼类并不很了解,带回家的第一批棒花鱼下场很“惨烈”。“当时不知道棒花鱼对氧气需求量很大,结果都缺氧死掉了。”朱先生说,吸取教训后,他特意准备了一个玻璃缸,买了一台水循环制氧机,后来被带回家的鱼虾也陆陆续续在这里安了家。
生态水族箱增进了父子感情
朱先生在外地工作,只周末回家,平常和儿子交流甚少。由于儿子对水族箱很感兴趣,于是,朱先生在周末都陪儿子去靳江河收集鱼虾,还查阅相关的鱼类资料,把这些知识教给儿子。朱先生的爱人周女士称,现在儿子每次放学回家,都会先跑到阳台去观察水族箱的鱼类,“父子之间有共同话题,感情增进了不少”。
“偏黑的,喜欢趴在沙石上的就是棒花鱼。”朱先生称,这种鱼有点凶,经常“围殴”河虾和一些体型小的鱼类,“棒花鱼可以检验水质,体质透明说明水质不错。”
朱先生认为,生态水族箱的物种均来自靳江河,“这应该算得上靳江河生态环境的缩影。”他觉得比养金鱼等观赏鱼更有意义,“河水被污染之前是什么样,这样的生态系统给了一个答案。”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自制的生态系统,能培养儿子的环保意识。
1.青鱼将:一种极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滇中、滇南、滇东的湖泊和河流边沿,成体只3-4厘米长。喜微流动的清洁水体,群集于湖泊、水库、坝塘的近岸浅水区,以水中丝状藻、枝角类为食。
2.棒花鱼:体粗壮,鼻孔前方下陷。小型鱼类,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
3.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等,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是一种普通的贝壳类水生动物,以滤食藻类为生。
4.田螺:田螺为软体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
5.鳑鲏:小型鱼类,体极侧扁而高,体色鲜艳,食物为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藻类、沉淀的有机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枝角类等。
更多湖南新闻 | 微吧 | 娱世绘 | 市井万象 | 百科探秘 | 深锐观察 | 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