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化 黄娟
从戴希周围朋友的描述中,不难发现这样一段类似圆形的人生轨迹: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靠能吃苦、肯拼钻,积累下上亿身家,最终在极速膨胀的欲望中折戟,回归一文不名。
也许,当56岁的戴希独坐在27楼的楼顶上时,也会想起20岁的自己——一个满身汗臭,在货厢车皮间不知疲倦来回的穷小子,凭什么说他比他更富有?
搬运工下海,炒了8年瓜子
时间穿越到35年前,在火车北站终日尘土飞扬的搬运站里,戴希刚过20岁,壮实得像头牛,总是在工长一声声“小戴”中奔走如飞。好友杨先生说出了戴希早期的故事梗概:车站搬运工,戴希持续干了将近10年。1982年,刚改革开放,戴希就辞去了搬运工作。自己当老板:炒瓜子,开炒货店。
8年后,电游室开始出现在长沙的大街小巷,而那时的戴希已经在炒货生意中积攒下来了20万资金。他开始人生第二次改行,做电游生意。一开始,他在长沙市解放东路开了一家电游室,生意好得不得了。
摸索出门道后,他觉得开电游室虽然赚钱,但终究只是“吃别人剩下的,给游戏机生产厂家打工”。不久,他找来几个合伙人,开了家自己的游戏机厂,并不断发展壮大。“到了1992年,戴希的产品几近占到了湖南电游市场的半壁江山。省内电游室内用的游戏机大多出自他的厂,而他也因此赚到了近千万的利润。”
杨先生讲的一个小插曲,似乎可从侧面了解戴希当时的财力。“1991年,戴希安排一个弟弟去广州进货,用麻袋装了100万货款上路。进货花了50万,还剩下50万。回来时,这个弟弟粗心大意,剩下的50万居然被人提走了。我们都以为他会把弟弟骂一顿死的,结果他反应却很平淡。”
回到原点,膨胀欲望成杀手?
巅峰时期的戴希,身家在1亿元左右。
1995年,戴希涉足房地产,在长沙潘家坪开发了一个楼盘,又投资兴建了咖啡厅,并开办公司准备进入二手房交易市场。2001年,他入股万代大酒店KTV,成为四股东之一。2006年,入股亚华大酒店KTV,成为股东。之后的豪布斯卡、海阔天空等酒店KTV,也均有他的股份。戴希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大,而且摊子也越铺越开。
一个普遍的看法,戴希在商场上的拐点源自2011年的一个直升机救援项目。据戴希生前好友杨先生称,2011年12月,一次聚会时,戴希曾当众宣布,自己在做大生意。“说是与美国人合作的,搞的是直升机救援项目,投资上千万。”杨先生还善意提醒,我国低空领域属于军方管制,并未针对民用开放,可戴希沉浸在做大事的激情中,并未听进去。
果然,没多久,戴希在直升机救援项目中栽了个大跟头的消息就传开了。之后,他四处筹资、开设地下赌庄、欠下高利贷的事也在圈内传得沸沸扬扬。直到最后,死讯传出。
友人说
他“节俭、执着、能吃苦”
关于戴希早期的成功,圈内朋友总结了三点原因:节俭、执着、能吃苦。
“出门常带两包烟,左边芙蓉王、右边软白沙。敬人家的是芙蓉王,自己抽的是软白沙。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据游先生介绍。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生活细节是关于戴希的座驾。从1993年至2010年,17年间,他开的始终是一辆桑塔纳。直到2010年,才在家人朋友的游说下换成了奔驰S320。
几近“吝啬”的生活习惯常被朋友们取笑,另一方面,他在生意上的执着和吃苦精神却被人敬重。
杨先生与戴希结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熟悉电游行业的人。为了拉杨先生入伙,戴希五次登门拜访,请他出山。最终,杨先生被他的执着和诚意打动,同意入伙。最终,戴希的电游厂才顺利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