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 本报首席记者 田蹊 摄 救援现场 本报首席记者 田蹊 摄](http://hunan.sinaimg.cn/2012/0926/U6992P1192DT20120926080042.jpg)
9月25日0时10分,白银市屈盛煤业公司煤矿发生钢丝绳断绳跑车事故。34名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副井筒人车提升过程中距井口约80米处,钢丝绳断绳,人车下滑至距井口约230米处侧翻,造成人员伤亡。发生事故的副井筒总长度704米,坡度28度。截至当日14时,经施救34人分5次全部升井,其中20人死亡,包括一位带班副矿长。另有14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危重。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34人升井,20人不幸遇难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位于平川区共和镇境内的白银市屈盛煤业公司时,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据了解,井下34名工人中,已有27人升井,升井人员中,13人已经身亡,受伤的14人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井下被困的7人已发现所处位置,由于被卡在井下,救援人员正在积极营救。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井口周围被警方拉上了警戒线,禁止一切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停放了消防、公安、矿山搜救等单位的车辆,救援人员集结待命,随时准备下井轮换救援,当地医院120急救车辆也在现场待命。
据悉,事故发生后,白银市、平川区两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市、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设井上、井下救援指挥组、善后处理组、新闻报道组、医疗救护组等机构全力开展救援救治。
当日下午2时,经过紧张的救援,井下7人被成功升井,遗憾的是都没有了生命体征。
钢绳断裂,人车存在超载情况
当日下午,记者在靖煤公司总医院骨科病房里见到了在此次事故中受伤的山西籍矿工小郭,因背部受伤,目前已无法站立。对于事故的经历,小郭称是捡回了一条命。小郭告诉记者,事发时他们下班坐人车升井,当快到井口时,钢丝绳突然断裂。小郭称,当时井下有34人,可是每节人车的座位只够10人乘坐,两节人车装不下这么多人,他还是坐在第一节人车的后排座位的靠背上,剩下的3人徒步升井。
钢丝绳断裂后,人车飞速下滑,中途突然翻车,他醒来时发现自己位于人车的第二排座位上。随后,接班人员发现了险情并展开搜救,他最终被成功救出。
现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监人员称,煤矿上使用的人车一般安装有人车防坠器,并要求使用中的人车防坠器每班进行一次手动落闸试验。此次钢丝绳断裂后,人车防坠器应该会自动拉闸,但此次没有自动拉闸,暴露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存在隐患,事发煤矿处于维修期
发生事故的煤矿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是民营性质的股份制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年产9万吨,核定生产能力年产9万吨。矿井始建于2001年12月,2004年4月正式投产,属低瓦斯矿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屈盛煤业公司煤矿存在8处安全隐患,从今年5月至事故发生前,当地安监部门曾给该煤矿下发过3次整顿维修通知。事故发生前煤矿处于整顿维修期,煤矿方解释称,事故发生前作业人员并不是生产,而是到井下进行巷道维修工作。发生事故的煤矿副井筒人车钢丝绳在7月29日刚更换过,谁知却出现了断绳。
据了解,屈盛煤业公司煤矿矿主以及主要股东已被当地有关部门控制,其银行账户也已被暂时冻结。目前,断裂的人车钢丝绳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的煤矿是否存在整顿期间违规生产,这些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善后赔偿,按国标就高不就低
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市、区三级正在有序开展伤员救治、事故调查、遇难家属安抚赔偿等工作,同时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白银市也要求全市所有地方煤矿全面停产整顿,彻查彻改安全隐患。
另据记者了解,遇难人员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事故发生后,当地已经安排了10个宾馆接待遇难者家属,成立了34个工作组,逐一确认遇难矿工的身份和住址,并通知遇难者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目前矿方已经提供资金610万元用于善后,不足资金由当地政府暂时垫付,善后赔付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赔偿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特殊困难、特殊照顾。
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本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邢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