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月)“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代诗人彭施铎对老司城盛大的摆手舞场景的动感描述。1995年第一次参与湘西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发掘的柴焕波至今仍觉得那里有许多秘密在吸引着他。目前老司城遗址正在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日前记者跟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再次来到老司城。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老司城遗址街道、城墙气势恢宏,墓葬、建筑遗迹精巧,盛夏将至,部分城墙、街道等掩映在茂盛的绿色植被中,不少已经发掘出的城墙、街道被尼龙膜覆盖着。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废墟,它是土司统治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土家族经济、政治、军事及文化的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永顺老司城考古发掘领队柴焕波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对老司城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等功能区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已发现37座墓葬,通过墓志铭等文字依据,能确认墓主人的墓葬十余座,其中有著名土司王彭世麒、彭宗舜、彭翼南的墓葬。“从明中期到清代墓葬都有文字依据可追溯,而今年还首次在墓葬区发现了石像,同时还发现了道路系统、完整的建筑遗址,土司王办公的衙署区的勘探仍在进行中。”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州北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所在地,全县人口52.9万,土家族人口46.1万。老司城距离永顺县城19.5公里,是溪州彭氏土司司治之地,始建于910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宋、元、明、清等9个朝代,历时818年,世袭27代,共35位土司王。
“政治上,老司城代表中国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典范地点;民族角度上,它是土家族的文化中心,古代土家族文化和现代的传承脉络清晰;景观上,考古遗址与周围自然环境十分协调,这样的情况国内少见。”柴焕波认为,老司城“申遗”具有以上三个优势。
据了解,截止到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目前湖南省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崀山两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址,尚未有世界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