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业不景气、资金面紧张的境况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钱生钱”的生意。除了购买理财产品、用于炒股等之外,另一大资金流向是对外委托贷款。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可查的由上市公司提供的委托贷款金额合计高达1026亿元,其中无关联关系的体外贷款金额约186亿元,较大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和地方国资平台。
“本应立足于实业的上市公司,纷纷涉足‘吃利息’的委托贷款业务,就是一次资源的错配,”对此,市场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而放贷给受调控的房地产行业,则是资金的再一次错配。”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委托贷款的年利率已超过20%,其资金回收风险跃然纸上。此外,这些非常规的贷款往往掺杂着“人情”操作,使得相关公司高管的道德风险激增。
180家公司半年输血1026亿
今年上半年,两市合计发生了近800笔委托贷款,涉及180家上市公司,合计贷款金额达1026亿元。其中,无关联关系委托贷款一共超过160笔,其中约60笔贷款流向了房地产企业或者地方国资平台,涉及金额约70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两市合计发生了近800笔委托贷款,涉及180家上市公司,合计贷款金额达1026亿元,同比增长约20%。201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合计提供委托贷款约850亿元,全年为1760亿元。
简单分类,母子公司之间的委贷金额约640.2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对参股公司提供的委托贷款约200亿元,无关联关系的公司提供贷款合计186亿元。
母子公司之间的大量委托贷款,与企业普遍实行的资金池管理模式有关。该模式是指在集团资金归集时点,子公司资金上划至以集团总部名义设立的资金池账户,形成子公司对集团总部的委托贷款,子公司对外付款时,由总部资金池下拨资金先偿还贷款,超出部分形成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委托贷款。在委贷资金池管理模式下,集团成员间资金调拨数额巨大,由此造成委托贷款迅速增长。
银行风控人士说:“对参股公司提供的委托贷款增多,表明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参股公司对外融资能力减弱,需要母公司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与内部融通相比,为非关联方提供委托贷款更值得关注。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公告或定期报告中披露的无关联关系委托贷款一共超过160笔,其中约60笔贷款流向了房地产企业或者地方国资平台,涉及金额约70亿元。如北辰实业(2.63, -0.04, -1.50%)提供5.5亿元贷款给世纪御景房产,伊泰B股(1.462, -0.01, -0.75%)提供1亿元委托贷款给准格尔旗财政局,国元证券(10.92, 0.04, 0.37%)提供1亿元委托贷款给泾县国资运营公司等。
市场人士说,针对地方国资平台的贷款,反映了一些微妙的政企关系,这些借款对象往往都属于上市公司注册地所在政府,其利率一般低于10%。如华兰生物(27.61, 0.61,2.26%)年初披露,向新乡平原新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贷款1.5亿元,贷款期限1年,贷款年利率7.96%;又如明泰铝业(11.11, -0.14, -1.24%)提供给巩义市国资经营公司6000万元委托贷款,年利率为7.92%。
另有不少借款方为某投资公司,具体业务投向不明。如锦州港(4.47, 0.06, 1.36%)向北京盛通华诚投资提供了10亿元委托贷款,后者的主业包括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地产商借贷年利率超20%
利率超过12%的借款主体,几乎都是房地产公司。如向波导股份(4.75, 0.10, 2.15%)求贷的福建家景置业,向南洋股份(6.74, -0.06, -0.88%)借贷的遵义华城房产,向万里扬(11.64, -0.05, -0.43%)借贷的金华金三角新城开发公司,年利率分别为14%、16%和17.03%
据记者梳理,高利率的借款对象多是房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两市上市公司有超过60笔资金是最终流向了房地产企业,部分贷款的年利率甚至超过20%。一位银行风控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问记者:“如果没有风险,你会去借20%的贷款吗?有20%的年利率,银行不会自己去把钱挣了?”
其中,浙江龙盛(15.29, -0.12, -0.78%)提供给东田控股集团的一笔950万元的贷款,创造了最高利率记录,年利率高达25%,后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样是浙江龙盛,其还为临安汇锦金昕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了两笔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1.4亿元的委托贷款,年利率高达23%。此三笔委托贷款均为非关联交易。
长江传媒(8.85, 0.00, 0.00%)也为浙江清水湾置业提供了4笔委托贷款,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和5000万元,其中一笔3000万元贷款的年利率为19.8%,其他均为21%,借贷双方之间无关联关系。金地集团(9.47, -0.03, -0.32%)为云南汉都房产和济南清大华创置业分别提供了2.5亿元和7000万元的委托贷款,年利率为17%。
进一步统计显示,利率超过12%的借款主体,几乎都是房地产公司。如向波导股份求贷的福建家景置业,向南洋股份借贷的遵义华城房产,向万里扬借贷的金华金三角新城开发公司,年利率分别为14%、16%和17.03%。
“肯定是完全没有其他办法了,这些小(地产)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也没渠道通过信托产品融资,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成了救命稻草。”前述银行风控人士提醒,这些20%左右年利率的委托贷款,即使单从常识来看,“风险其实已经写在了合同上。”
“人情”操作引道德风险
上市公司相对简单化的操作,其核心弊病是无法对风险做出合理评估,也就无法按风险程度来确定利率水平。“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操作,在赋予了高管团队权利的同时,其背负的风险也相当大,一旦有大额资金收不回来,参与决策的高管将很难向市场交代。”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在提供委托贷款时,通常的理由是,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部分公司对外提供委托贷款的金额还很大,如重庆水务(5.13, -0.01,-0.19%)最新披露的委托贷款余额为14.5亿元;又如锦州港,向北京盛通华诚投资提供了10亿元委托贷款,这也是迄今A股公司为非关联方提供的最大一笔委托贷款。
市场关心的是,这些委托贷款能否收回?截至目前,A股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案例,但委托贷款逾期的情况屡有发生。目前已披露委托贷款逾期或展期的公司有阳泉煤业(6.25,-0.08, -1.26%)、*ST天威(4.70, -0.01, -0.21%)、舜天船舶(10.35, 0.94, 9.99%)、川投能源(12.58, 0.04, 0.32%)、光电股份(25.40, 1.31, 5.44%)、香溢融通(8.40, 0.02,0.24%)等。
港股上市公司华鼎集团则提供了前车之鉴。华鼎集团近期公告,已获宁波银行(9.80,-0.14, -1.41%)和交通银行(4.39, -0.11, -2.44%)确认,有2笔委托贷款的利息在约定期限内未按时结清,借款人指向中都集团。舜天船舶曾向福地房产放贷9000万元,贷款期限18个月,贷款年利率18%,今年4月该笔贷款到期时公司未收到本金及利息。7月15日,公司将该笔已逾期的贷款转让给了上虞广源房产,基本保障了本金的回收。
“上市公司放贷随意性确实比较大,他们又不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肯定没有那么多固定的程序要走。”前述银行风控人士向记者介绍,相对而言,银行会有一整套严格的风控标准。
上市公司相对简单化的操作,其核心弊病是无法对风险做出合理评估,也就无法按风险程度来确定利率水平。以长江传媒为例,公司给浙江清水湾置业提供了4笔委托贷款,其中三笔贷款的利率是21%,另一笔是19.8%,公司也未对利率的区别作出解释。另如南洋股份向贵州遵义华城房产提供了7000万元委托贷款,利率为16%;同时向广西保利领秀投资提供了6.6亿元委托贷款,利率为8%,遵义华城提供了抵押物,保利领秀投资则未提供担保和抵押。
“由于没有严格的程序,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操作,在赋予了高管团队权利的同时,其背负的风险也相当大,一旦有大额资金收不回来,参与决策的高管将很难向市场交代。”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要求加强委托贷款的信息披露,事实上也是对上市公司高管的提醒和监督,防范道德风险,“能在上市公司那借到钱的,肯定还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一个什么关系都没有的小企业,能借到钱吗?”
但上市公司的高管能体会监管部门的用心吗?记者曾咨询一家提供了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双方没有关联关系,为什么要借钱给对方呢?“有些关系比较复杂,不是很方便对外说。”该高管称。(通讯员 易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