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国各地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种版本的投资故事因为公安介入立案调查和法院宣判,真相得以公之于众:不少高息投资被定性为非法集资。近期,类似故事仍在不断上演。昨日,媒体披露,重庆一伙人成立投资公司、广告公司、旅游公司,以此作为融资平台,打着旅游项目名义向投资者许诺年息高达15%~60%,向社会不特定人群非法集资达6000余万元。目前,主要参与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成员均因集资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
记者查阅近期公之于众的各种非法集资案件发现,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的各种“投资”,承诺高息回报是共同表现。
市民:这么高的收益银行给不了
“退休后有一些闲钱,因为银行渠道的回报实在不高,才愿意找这些担保公司去投资。我投了几笔,分散在几个公司,都是3个月期限的,都到期了,也没出现问题啊!月息1分6,这么高的收益,银行给不了啊!”昨日,家住长沙圭塘的80岁孙爹爹再次致电记者,解释他并不排斥此类投资渠道的原因。从去年开始,他累计在长沙建湘路、城南路边的多家担保投资公司投入了自己的养老钱,至今陆续到期,拿回了本金和收益。
孙爹爹是热衷此类高额回报的众多投资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投资渠道,各种融资中介机构开出比银行利息高出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与居民投资需求一拍即合。
以“生态旅游”等项目为幌子,宣扬投钱就能有高额收益;街道社区里,销售人员摆台设点,甚至驻点超市,巧舌如簧,声称帮居民理财,可获高额回报;在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分红为诱饵,吸收农民资金;在网络平台,打着“民间借贷”旗号吸纳资金,不久后人员失联……近年来,上述场景不时出现在普通老百姓身边。本报也陆续接到一些市民打来的热线电话,咨询各种投资理财的可靠性以及合法性。
现象:高额回报潜藏巨大风险
持孙爹爹类似观点的市民不少。这种苗头下,潜藏的风险则不可小觑。事实上,高额回报也正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在全国各地蔓延的主要推动力。对市民而言,如果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只注重收益,很容易陷入一个个高息下的陷阱。
近年来,一些担保、典当、投资咨询、网络平台等机构或个人采取代客理财、民间借贷等方式,开展非法集资。有的机构未经批准,变相从事证券、期货业务,有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违规代理、虚假销售金融产品,甚至内外勾结违法犯罪,导致一些地域性金融风险事件。
譬如,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农民信用合作社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都在办金融,名义上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有部分非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在非法集资、放高利贷。严格地说,小额贷款公司包括农民合作社,应该是小额、分散,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吸收存款。这些公司未来的潜在风险比较大。
说法:不听劝阻执意参与需自担风险
其实,孙爹爹并非没有风险意识。他对记者表示,知道8月底前国家要集中清理整顿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因此他的几笔投资到期后就没有再找新的项目了。据孙爹爹自述,为求证项目的合法性与风险,他曾带着合同找到政府相关部门人士,得到的都是“这个风险太大,不适合老年人的退休金投资,最好撤资退钱回来”的劝阻。但孙爹爹并未收手,直到这些投资到期。
处理非法集资投诉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看起来孙爹爹投的资金是借给了需要用钱的企业,其实背后有全民放贷的倾向。幸运的话,到期本息到手,相安无事。而一旦中介卷款跑路,或者失联,或被定性为非法集资,能否拿回投资本金就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而按国家法律对非法集资的定性,若集资者锒铛入狱,财产被冻结清偿,投资者的本金只能酌情退还,过往案例中不乏血本无归的情况,参与其中的市民需风险自担。
提醒市民,各种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的案件,看似与自己相去甚远,其实就潜伏在身边。尤其近年来与投资理财结合,瞄准市民寻求高额投资回报的心理,风险容易被忽略。根据省市打非资料介绍,企业正常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如果小额的投入即可坐享动辄20%的收益,其能否持续是个问题,其中很难排除陷阱。提醒市民切莫贪图高利诱惑,宜寻找健康合法渠道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