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竞争中的“核武器”。一项最新调研表明,省会企业专利状况两极分化严重――
长沙,3成高新企业零专利
一个地区要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主力军。作为湖南最重量级的区域,省会的主力军力量如何?长沙市知识产权局近期进行了一次摸底表明,“专利扫零”刻不容缓,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也不能例外。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5家包揽申请总量的一半,七成零专利
2012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2282家。
数据显示,20件以上专利申请的企业90家,50件以上的29家,100件以上15家,2000件以上的1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9家。大户中,15家专利申请100件以上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达到6073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申请量的50.3%。同时,71.8%的企业处于“零专利”申请状态,75.6%的企业没有专利授权。
重点产业专利分布也很不平衡。从2011-2012年的情况看,77.6%的专利申请集中在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加起来只占2成。
高新技术企业:3成零专利
2012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近4成。所辖80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总数的近5成。
数据显示,75.53%的企业申请了专利,70.56%拥有授权专利。尤其是涌现了一批专利大户群体,申请专利100件以上的22家,2000件以上的2家。其中,22家申请专利100件以上企业的申请量达到10241件,占总量的近6成。
但是,“零专利”现象仍然严重。197家企业即24.48%处于“零专利”申请状态,237家企业即29.44%没有专利授权,544家企业即近7成没有发明专利授权。
“1/6” 现象依旧存在。所谓“1/6” 现象,是指企业为了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维持1个发明专利或6个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准入门槛。从调查数据看,只有1件发明专利没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36家,没有发明专利而只有6个实用新型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48家,占总量的10.4%。尤其是2010年认定的144家企业中类似企业有29家,这29家企业3年来没有新增授权专利,甚至少数企业没有专利申请。
“扫零”任重道远,企业走出认识误区最重要
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长沙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从此次调查数据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2011-2012年间,无论是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迅速增长,占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重均超过半壁江山。特别是2012年,长沙工矿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增速72%,年授权量占到全省企业的65%。自2010年以来,长沙企业连续3年夺得中国专利金奖,长沙市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强。
尽管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与专利无缘?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民安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要坚持以能够合法产业化为前提,以获取知识产权为目标,但是,很多企业对以专利占领市场、以专利压制竞争对手这种新型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不是在现实中吃了“苦头”或是偶然尝到了“甜头”,往往不会重视专利制度。“有的企业舍得花费几百万开发产品,新产品出来后却不愿花几千元去申请一个专利来保护自己的研发成果,更谈不上实施专利战略。”
从调查报告提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法律状态来看,视撤专利204件、驳回专利46件,也说明这些企业在申请专利以前没有进行专利性分析,缺乏专利申请挖掘与评价机制,或者专利审查答复不及时,企业专利管理上存在漏洞。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已于3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已有一批企业进入试点阶段。而从2008年底至今5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及专利授权的企业数目,从289家增至643家,从252家增至555家。这两组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增长。(记者 胡宇芬)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