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9月28日电 (记者 曹昌)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的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按事业单位运行的“一院两制”模式逐渐凸显弊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因人设岗,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重科蔓延开来。
“不能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1996年,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宣告“一院两制”终结。
“今天还是国家干部,明天就成了企业职工,失业了怎么办?”事业单位向股份制企业转变,詹纯新和他领导的中联重科必须用成绩给老员工们一个交代。
2000年10月,中联重科登陆深交所。作为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2011年营业收入848亿元,利税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位……20年来,中联重科通过体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不断推进“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发展,一次次释放着巨大的能力。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看来:“中联是一家能比联想走得更远的企业。”
装备制造业“隐形冠军”
无论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000157.SZ),在董事长兼CEO詹纯新的领导下,都显出了超凡的魅力。
行业唯一“双增长”
8月30日,中联重科公布2012年度上半年财报: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20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净利润为56.22亿元,同比长21.47%,实现了“双增长”。此前的20年里,该公司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
同一天,创下中国资本市场诸多奇迹的“同城德比”三一重工(600031.SH)公布的半年报则 “一升一降”:营业收入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4.60%;净利润为51.60亿元,同比下降13.12%。
从公布的数据看,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包括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第一的徐工机械(000425.SZ)在内的十多家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已是“全线飘绿”。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解除、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恶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信贷资金仍然偏紧、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不利条件下,中联重科却巧妙地实现了弯道超车。
“‘危’中有‘机’,化‘危’为‘机’。”8月30日,中联重科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后,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精益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工程机械四强非“国”字头
就在中联重科公布半年报的第二天,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联重科以848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华菱集团、湖南中烟公司,跃上湖南企业“头把交椅”,位居“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2012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3位。
从科研院所改制企业看(排除科研院所被行业内大型企业吸收合并且企业法人消失情况),1991年3月,第一家科研院改制企业——有研硅股上市以来,沪深两市已有大唐电信、安泰科技、中联重科、金瑞科技、中科三环、隆平高科、科苑集团等十余家类似企业,即使包括联想集团、中国煤工、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具有整体上市概念的著名科技企业,在科研院所改制板块中,仅有中联重科与联想控股(第55位)上榜“2012中国企业500强”。
装备制造业中,排名靠前的几乎清一色为中国航工、中国兵器、中国船舶、中国冶金、中国一汽等企业。而在隶属于装备制造业的工程机械行业,中联重科、徐工机械(871亿元,第122位)、三一重工(802亿元,第138位)、柳工(216亿元,第414位)这四家非“国”字头的企业集体上榜,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国内装备制造业整体处于“小、低、散、弱、差”水平,发展严重滞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60%左右依赖进口,每年存在近千亿美元的逆差。
而2006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便实现顺差,2011年实现的贸易顺差达68.64亿美元。“走出去、到海外去赚钱”,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战略选择与实质举措。
与国内其他“走出去”的巨头相比,中联重科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中国南车、青岛海尔、联想集团的2.93、3.03、4.27倍,显现出强大的研发与盈利能力。
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7大类、178小类里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子行业。而且,全球混凝土机械三巨头——大象、施维英、CIFA已分别被中国“三剑客”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揽入怀中。
谁先进入全球三甲?
谁将率先进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工程机械前三强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实现的营收分别为426亿美元、225亿美元、93亿美元(约合586亿元人民币),而国内“三剑客”2011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在800亿~900亿元人民币之间,均与日立差距不大(国内外会计统计口径不一样,比如国外一些国家销售收入剔除了零部件采购部分)。
从企业设定的“十二五”目标看——三一重工的营收目标为3500亿元、徐工机械为3000亿元、中联重科为2000亿元。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预计,“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年复合增工率为16%,三一重工、徐工机械若想实现目标,其年复合增长需分别达到36%和44%。对于中联重科的增长预期,詹纯新说,“基于现实条件和稳健发展原则,我们将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调整为25%。”大成基金、博时基金、弘毅投资的几位经理人曾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三剑客”中,“带头大哥”徐工机械的主要产品盈利能力较弱,如不奋起直追,工程机械的“江湖”必将由中联重科或三一重工主宰,“未来3~5年,竞争场面或将腥风血雨。”
对于这一论断,詹纯新笑道:“王民(徐工集团董事长)是我多年的朋友”;至于三一,“一次聚会时,梁稳根(三一重工董事长)对我说,‘没有中联就没有三一的昨天,没有三一也没有今天的中联’”;“我们协同发展。”
事实并非如詹纯新描述的那样轻松,行业高层美好的协同发展愿景,往往被终端市场甚至是战略层面的竞争所冲淡。
为了致力成为中国科研院所改制的“旗手”,为了展示“中国制造”融入国际大潮的新姿态,20年来,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贯穿了中联重科产业化、专业化、全球化以及股东、社会、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全过程。
中联重科20年
中联重科的前身——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称“建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曾为国内所有工程机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1985年3月,中央决定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改革之初,逐步削减事业费后的建机院开始以研究室为单位实行承包,对外有偿转让科技成果,但这种模式弊端凸显:图纸卖来卖去,价格越来越低,基础性、共性研究项目无人问津。
詹纯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忆:“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显然违背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初衷。”
科研院所走出个国有企业
1992年,建机院举步维艰之际,37岁的詹纯新被任命为副院长。这一年,他借款50万元,带领建机院7名技术人员创办中联重科,走上科技产业化之路。因启动资金分别是从两家国有工厂借来,中联重科后被认定为国有性质。
1994年初,当中联重科订单络绎不绝时,已售出的数台混凝土砼泵出现故障。产品有缺陷很正常,很多职工不以为然,但詹纯新做出了“补回客户损失、全面停产”的决定。他认为,100台混凝土砼泵即使只有1台不达标,但对该客户来说不达标率却是100%。“是小打小闹过小日子,还是要把企业带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思想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长达半年的停产风波,不但没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这一年公司实现的营收达到了上年的近10倍。
技术与服务不断得到市场认可的1996年,中联重科的业绩与规模已具备上市条件。而此时,建机院其他院办企业逐步“没落”,部分人员流入中联重科。这一年,詹纯新除了是中联重科的法人外,还走上了建机院院长的岗位。“当时改革有两条路径:一是中联从建机院里脱离出来,另起炉灶;二是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办法。”詹纯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比较自然地选择了第二条路径。”
但到1997年,国家在“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后,在建设部的指导下,中联重科股份制改造拉开序幕。
从事业单位向股份制企业转变,遭到建机院多名科研人员反对。詹纯新说,“在那个年代,你跟职工谈企业的主人,让职工看到企业的前景十分艰难。”
改制方案获建设部批准,是在1998年。中联重科终于赢得了一个股票发行上市的指标(1999年前我国股票发行实行配额制)。2000年10月,由建机院、中标公司(建机院职工代表为主要股东)等作为发起人的中联重科登陆深交所,上市发行5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6.14亿元,在上市发行后1.5亿股总股本中,国有股49.83%,中标公司15.83%,流通股34.34%,中联重科由此迈出科研院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质性一步。
詹纯新的“手术刀”
中联重科的国际化始于1997年。1997年8月,中联重科道路清扫车走出国门发往埃及。自此,公司海外市场一发不可收拾。上市完成后,詹纯新确立了“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为方向的“三化”战略。
2001—2003年,中联重科先后并购英国保路捷和湖南的湖机、浦沅、中标。詹纯新打比方说:一个两个孩子容易带,五个六个就不好带了。如果你带好了五个六个孩子,再带十个二十个就不成问题了。
2003年,现在国内最大私募之一、联想控股旗下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弘毅投资一经组建,即着手寻找中国私募市场里的“KKR”机会(初具规模但远非完美的目标企业,对其进行财务重组和价值提升,以期获得超额利润)。
彼时,中联重科的实际控制人,已由建设部变更到中国建筑集团总公司再变更为湖南省国资委。“那个时候,企业不像事业单位、不像央企、不像地方企业,职工找不到方向与动力;一系列并购之后,企业内部产生了‘诸侯经济’;中联重科、建机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关系,离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还很远。”詹纯新说。
当时,因建机院自身技术积淀及一系列并购,中联重科已经成为全球行业产品类别最丰富、产品链最完整的企业。针对企业各类产品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不一样的情况,詹纯新提出“裂变+聚变”的战略思路,即对工程机械子行业类别进行划分,以产品组团裂变出核心单元,逐一孵化聚积能量后再实施裂变。
就“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詹纯新举起了“手术刀”,对不明晰的产权和管理方式“打碎重捏”,引入弘毅投资成为中联重科的战略合作伙伴。
股权多元化是芭蕾舞
2008年底,建机院获准注销,资产进入中联重科,企业仍为国有股东控股,湖南省国资委持有25.95%股份,公司管理层持有12.56%股份,弘毅投资及关联方持有14.50%的股份,在漫长的改制过程中,中联重科产权终于得以厘清。
“国有股权在流动过程中比例可能出现下降,公众的目光都会看这个企业的国有资产有没有流失。提供这一总体方案时一定要坚定执行国家的政策,认真做到经过各级监管部门的层层审批,这个是‘定海神针’。”詹纯新说。
2008年,詹纯新的“孩子”更多了。中联重科先后并购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湖南华泰重工、意大利CIFA、湖南信诚液压等企业。其中,CIFA为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投资等基金出资2.71亿欧元获得其100%股权,公司持60%股份。金融危机下的3年,中联重科与CIFA的协同效应逐年递增,至2011年,CIFA营收增长了3.3倍,净利增长了4.5倍。而并购CIFA的幕后推手正是中联重科的主要股东弘毅投资。
股权的多元化随国际化与时俱进。2010年1月,中联重科完成2.9亿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55.7亿元,雅戈尔、中国人保、弘毅投资等获配股份;2010年12月,中联重科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8.69亿股股份,募集150亿港元,包括高盛、索罗斯在内的国际顶级投行认购。至目前,中联重科股权结构为:湖南省国资委持16.19%股份,弘毅投资持9.3%股份,管理层持7.16%股份,其余部分为中小股东持有。
纵观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史,大多经历了产品市场由国内向国际转变,由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转变的过程,而股权多元化正成为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必由之路。
“练习芭蕾舞的人不凭借镜子,会看不见自己动作的缺陷,而股权多元化正是芭蕾舞这样的精致艺术,需要投资者、合作伙伴提供镜像。”詹纯新说,中联重科国有相对控股、股权多元化的格局,有利于公司规范治理,有利于科学化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整合资源、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值得指出的是,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作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分红送股王”, 中联重科累计派现金额(定向增发前可比较数据)已是IPO时募集资金的4.8倍,股本扩张倍数为51.37倍,二级市场股票涨幅超过40倍,国有资产增值900倍,股东投资回报率处于行业第一、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使命:为中国争地位
其他企业不愿投入的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中联重科却视之为行业进步的阶梯。詹纯新称,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专业化应摆在首位,这是中联的根本。”
在中联重科20年发展历程中,工程机械主业地位未被撼动,并且随着股权多元化不断得到巩固。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2001年,中联重科及关联方在长沙望城黄金乡购置1000多亩土地,拟建“中联科技园”。2002年,该地性质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外界一时猜测中联或将进入房地产业。但中联重科在2007年将该项目98%的股权出售给中粮集团。
2002年,中联重科以不到1亿元价格承债式并购湖机,后者核心资产为210亩土地和锯床锯带产品。2007年,中联重科将锯床锯带等主要资产注入泰嘉新材,持有后者32%的股权。据测算,如泰嘉新材IPO成功,中联重科将获得数亿元投资收益,并且210亩土地的价格也升值至目前的10亿元左右。
“这些年,外界不断有人对我说,你不能老是做‘傻大老粗’的工程机械吧?”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不是说别的行业、别的方式不行,而是分散了工程机械产业的注意力。
今年上半年,中联重科股发布股权转让公告:拟以32亿元的挂牌价转让其全资子公司环卫机械公司80%的股权。资料显示,2011年,环卫机械公司总资产21亿元,营业收入29.8亿元,净利润3.63亿元,以道路清扫机械、垃圾收集与运输机械等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60%。
“即使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但与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事业部相比,环卫机械仍然离公司‘百亿’事业部的目标很远。”詹纯新认为,进一步提升环卫机械的空间与竞争力,必须延长产业链,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延伸到公用事业特别是环保领域。
是保留环卫机械20%的股权、集中100%的力量来做工程机械,还是把有限的资源同时支撑机械、环保两大高速发展的业务块板?詹纯新给出的判断是:100+20>120。
“工程机械和环卫机械都很好,但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发展,这好比农作物的套种增收——辣椒套种在茶园里可以增加收入,茶叶是主,辣椒是辅,但齐头并进的话,两种作物将出现争肥、争水、争阳光、争空间的情况,结果不仅辣椒长不起来,茶叶也减产。”詹纯新说。
对于这次“妥协”,外界评述这是詹纯新对企业又一次具有前瞻性、艺术性、科学性的“顶层设计”,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比较的、博弈的过程,需要实践与时间验证。
詹纯新说:“中联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企业,很少关注资本运作,更多是站在产业的角度去发展,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问题,今天一个个项目都成功了,是在当时就决定了它的成功。”
2012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96”)秘书处落户中联重科,这是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的第一个ISO秘书处。将这一成立于1961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从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迁往中国,彰显了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上的主导地位。
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全球最长碳纤维混凝土泵车……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专利技术积累数量第一位的企业,中联重科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除主导和参与制定逾300余项工程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外,公司还代表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多项国际标准提案并被采纳。
“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詹纯新说,对于一家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跨国企业来说,这是“国家队”的使命。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50万元起家,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元、净利润过56亿元、6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海外市场,20年的时间,中联重科以其持续进步的科技创新领跑行业,在集中优势资源为“中国制造”争地位的同时,其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也将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得到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