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中心城区人口629万内
城市建设用地629平方公里内
体系
1个中心城市:长沙都市区
2个副中心城市:浏阳城区、宁乡城区
若干个建制镇
交通
湘江过江通道14座
轨道交通线路7条
生态
森林公园14个
湿地公园8个
本报讯(记者 章盛莉)到2020年,长沙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将控制在629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29平方公里以内,规划有14座过江通道。昨日,市城乡规划局在其官网上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总规》)进行批后公布,市民可登录www.csup.gov.cn查询相关内容。
城镇体系
1个中心城市+2个副中心城市+若干个建制镇
《总规》将规划空间层次分为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中心城区,其中市域包括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和浏阳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规划区总面积4960平方公里;都市区总面积19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按照城镇体系结构及职能分类,市域范围内形成1个中心城市(长沙都市区)、2个副中心城市(浏阳城区、宁乡城区)、若干个建制镇。
空间结构
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五组团
《总规》提出,长沙未来沿多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轴两带多中心、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轴”为湘江发展轴,“两带”为北部发展廊带和南部发展廊带,“多中心”是一个城市主中心、两个城市副中心、五个组团中心;“一主”指城市主体,“两次”指岳麓片区、星马片区,“五组团”指暮云组团、金霞组团、坪浦组团、空港组团、黄黎组团。
其中,城市主体规划强化综合服务功能,“退二进三”,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务中心和商业中心,使之成为集信息、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于一体,环境优美、设施一流、高效集约的“极核”。
按照“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长沙将突出“山水洲城、一江两岸”的城市总体形象。
文化保护
历史城区整体风貌重点保护
《总规》确定了一个历史城区、两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和四片历史地段。
1处历史城区,北至湘春路,东南至芙蓉路、建湘路、白沙路、西至湘江,总面积5.60平方公里,为明清长沙老城范围,重点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整体风貌、重要街巷格局和历史街区等,控制建筑高度。
2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是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古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其中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东至橘子洲,南至麓山南路、阜埠河路,西至西二环,北至枫林路,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古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北至五一大道,东南至白沙路、人民路、建湘路,西至湘江大道,总面积3.15平方公里。
2处历史文化街区是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和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
4处历史地段是开福寺历史地段、西文庙坪历史地段、省立一师范历史地段、化龙池历史地段。
生态绿地
规划14个森林公园
在形成“两带两圈五楔”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的同时,《总规》提出,在规划区范围内规划建设湘江、浏阳河、靳江河、捞刀河、沩水河、龙王港、圭塘河、八曲河、马桥河等九条江河风光带;规划十四个森林公园(黑麋峰、书堂山、谷山、洪山庙、石燕湖、青竹湖、大王山、泉水冲、象鼻窝、乌山、天际岭、安沙、榔梨、浏阳河等);规划生态动物园、天车岭自然保护区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洋湖垸、苏圫垸、解放垸、马桥河、松雅湖、大泽湖、苏蓼垸、团头湖等八个湿地公园。
城市交通
构成“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
在对外交通规划上,《总规》规划将长沙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即长沙到益阳、湘乡、醴陵、湘阴等周边城市不超过1小时。
在中心城区城市内部交通上,长沙规划了“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由雷锋大道、西二环、坪塘大道、岳麓大道、三一大道、学士联络道等道路构成。主干道系统规划形成“十八横十六纵”三十四条主干路,联系城市各片区。
为加强湘江两岸的交通联系,中心城区规划劳动路、三汊矶、营盘路、橘子洲、银盆岭、猴子石、月亮岛、黑石铺、冯蔡路、湘雅路、学士路、南湖路、湘府路、福元路等14座跨湘江特大桥及隧道,预留白泉大桥、人民路隧道。
《总规》提出,到2020年,长沙规划轨道交通线路7条,总长200-260公里。公共交通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到2020年承担居民全日全方式出行总量的35%,轨道交通承担公交客运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