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低空开放,通航产业将迎30-40年井喷期
“通用航空产业是中国唯一一个发展程度不及美国1%的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大。”说起通航产业,新成立的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分管航空的高管一脸兴奋。他告诉记者,现在通用航空产业还只是雏形,如果要发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现在的水平,至少有30-40年的稳定发展时期,“就像70年代的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几十年的井喷期。”
实际上,早在2004年,国家就已经提出,将有计划地放开低空空域。此后,有关放开低空,发展通航产业的消息频繁传出。最近更是有消息称,从2013年开始,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放开将进入全国推广阶段。业内人士也据此估计,这一政策将在国内催生万亿元规模的市场蛋糕。
“与汽车产业相比,通航产业的产业链更长。从飞机制造到运营,再到机场建设,甚至保险,有一个很长的链条,但在中国还几乎是空白。”上述负责人称,过去发展通航产业的最主要阻碍是“天”、“地”和“人”。所谓“天”,是指低空领域的开放,这是发展通航产业的先决条件;“地”是指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全国通用机场不过70个左右,难以满足需要;“人”则是指通航管理人才、驾驶员、机务人员以及管制服务人才的匮乏。“在所有的困难中,‘天’的因素是制约性的,天空放开了,‘地’和‘人’的不足就会形成商业机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随着国家低空政策的开放,全国的各地正兴起一股通航热,意图占领先机,分食万亿元通航产业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