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机遇在哪里?
机遇就在差距之中。
在“7·23”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这“四化”还都在行进过程中,而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根本上是源于生产过剩与人民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庞大的内在需求,正是孕育机遇的沃土。
与十年前相比,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机遇主要表现在外部市场需求有助于我们做大、做快;那么,在“后危机时代”,机遇则表现为内部转型的要求有助于我们调整、升级。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蕴藏着机遇。
十年来,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明显进展。然而,成果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内需拉动乏力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在最近的一个榜单中,全球前一百名的品牌依然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这是一个遗憾,甚至是悲哀。”百度CEO李彦宏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没有一家真正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走出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端的窘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会暂时损失一些产能和销量,却将收获更高的效益和质量。
——在未来科技制高点的争夺中,蕴藏着机遇。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已经展开,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2010年,美国、德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日本、韩国则超过3%。而同期,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2%。
白春礼认为,这场预期中的变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引领和带动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作为后发国家,我们要利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经验,夯实我国科技发展基础,少走弯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在进一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蕴藏着机遇。
隆国强注意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并购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比例提升到了40%以上,与国际水平相比却仍然偏低,全球跨境投资的80%左右都是并购。
“引进来、走出去,都还有大量机遇可抓。”他说,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金融与技术人才的流动,为我国引进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十年为中国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两难”问题不断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去解决,而改革需要适当的时机。
多位专家学者指出,全社会就推动改革达成共识,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充分的物质和制度准备,外部压力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在这三种条件共同作用下,中国已进入了制度和观念创新的“窗口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做对了,就可能事半功倍;没抓住,错过了,就算再补课,也将是事倍功半。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的战略机遇向来是善于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结果。只要稳住阵脚、认清形势、运筹得当,中国依然能从当前的大变局中创造出新的机遇。
解放思想,以变革的勇气抢抓机遇
日前,一则来自中国西部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韩国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正式落户西安,一期投资70亿美元,从而成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在全球经济普遍乏力的背景下,西安为何引起国际资本的兴趣?三星电子副会长权五铉表示,除了中国西部市场巨大的潜力,他们看中的是西安市在人才、设施、政府服务方面的比较优势。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西部其他城市错过了这次机遇?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机遇是客观存在的,能否抓住、用好机遇,却要靠主观努力。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近现代以来,中国至少三次曾与重大机遇失之交臂。
19世纪后期,世界进入以电力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而清政府沉溺于“天朝大国”的梦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继失败,结果被实行明治维新的日本反超。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民国,开启民智,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可惜革命成果被窃夺,陷入军阀割据和连年内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霸冷战对峙,科技革命兴起第三次浪潮,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尽管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却又把力量消耗在十年“文革”内乱之中。
战略机遇的抓住和丧失之间,一个国家的命运常会发生根本改变。
自1978年以来,党中央抓住世界趋向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顺应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时代潮流,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因而才有了今日中国的新局面。
当前,在新一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再次成为中国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指出。
面对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交织的局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中国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脱束缚、破除枷锁、打碎桎梏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打破“定律”、改写“模式”的过程。
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说,过去十年,有多少“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中国道路”虽非十全十美,但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过去十年的表现,无疑是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展望未来,我们要在肯定自己成绩的基础上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充满信心,坚定信念,不被忽悠,这样才能不失去机遇,才能化危为机。
面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需要更有力地推行既定方针政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以一抓到底的精神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
隆国强认为,特别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人才。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掌握主动。
面对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这是改革与危机赛跑的时代。”世界银行原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说,“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经济社会矛盾冲突才能更好解决。”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不少制约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问题经过长期积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利益格局更加复杂的条件下,亟须突破深层次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环境。
如果改革到位,就能进一步推进发展;如果裹足不前,就可能反过来被危机压倒,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从某种意义上说,机遇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如果不能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再一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下一个十年。可以预料,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在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的进程中,各种难以预料的挑战和干扰还将不断考验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我们唯有更加奋发有为,励精图治,才能把未来、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华社记者陈芸、李柯勇、肖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