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湖南临湘市半年清理近五百万元公职人员不良贷款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2012年6月30日【评论0条】字号:T|T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不良贷款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一大原因,也成为农村信用社扭亏为盈的最大障碍,而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则成为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瓶颈。

  近年来,湖南、四川等多个省市相继开展清理农村不良贷款的行动,清理出的不良贷款数据触目惊心。

  本报记者范传贵

  本报通讯员袁硕望李妍

  6月25日8时,刚上班,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法院民二庭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你好,我是信用联社公职人员欠款案子的当事人,我考虑了接受调解,现在想偿还欠款,请问该如何处理?”来电人语速焦急,似下了很大决心一般。

  自今年5月以来,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法院开展一场“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百日大会战”活动,集中审理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良贷款案件。一个多月以来,该院巡回开庭集中审理此类案件104件,清理国家公职人员银行欠款近500多万元。

  据了解,湖南、四川等省早在2009年即开始清理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良贷款的行动。随着清理的深入,相关数据触目惊心。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例,截至2011年年底,巴中全市不良贷款高达25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就占12.5亿元。

  “赖”账方式多样

  一段时间内,湖南各地信用社的员工们,私下里都喜欢交流追回不良贷款的招数。

  “这些长期拖欠银行贷款逾期不还的人,绝大多数是公职人员。”临湘市人民政府金融证劵办一名负责国家公职人员贷款清欠工作的负责人说,“这些人在这个小城里关系盘根错节,往年催款的通知书常常还没发出去就被压了下来,近几年信用社下了狠心,年年催,月月要,还在报纸上公布名单要求还款,仍然成效甚微。”

  这名负责人最后总结:“要治公职人员不良贷款,一靠当地政府,二靠法院法官。”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湖南省的清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始于2009年。201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此后,全省各州市相继出台了各类措施,开始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的清理工作。

  以临湘市为例,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通知和规定,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组织、人事、财政、法院、检察等部门联动,开展集中清理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工作。

  通过联合清欠,2009年,临湘市信用联社收回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850万元;2010年收回187万元;2011年收回223万元;2012年到记者发稿时已收回460万元。而据临湘市信用联社提供的数据:到2011年年底,临湘市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依然有1736万元之多,共555笔,涉及458人,这些贷款大部分逾期3年以上,最长的达15年。

  “清欠工作连续开展多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依然有不少公职人员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 赖 账,对政府每年组织的清收工作置若罔闻。”临湘法院法官邓曙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很多情况下,这些欠钱的人比讨钱的更“硬气”,所谓“站着放债,跪着收钱”成了信用社清收人员的真实写照。

  不良贷款成因复杂

  据临湘市人民法院办案法官刘元美介绍,此类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形成时间以1980年至2000年时间段最为集中,这段时间正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频繁之际,制度不严谨,程序不规范,造成监管放松,给一些信用缺失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部分是公职人员私借公用造成的。”刘元美告诉记者,在2002年农村债务锁定之前,由于历史原因,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因兴修水利、垫付税费、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不足,便向公职人员分摊任务,干部们手头没钱,便到信用社来借。

  临湘市某镇副镇长为了垫付税费上缴,在要求村干部每人垫付1万元的情况下,自己从信用社(当时叫农村合作基金会)借款3万元用于上缴,最终借款落于自己头上。由于私贷公用,“新官不理旧账”,贷款一直未还,单位只认账不愿还,立据人早已调离原单位,也因没有使用资金而不愿意还贷,造成信用社长期挂账悬空。

  这一部分贷款尚有情理可陈,而另一部分不良贷款则显得毫无道理。刘元美介绍,公职人员一般在地方上朋友多,有能耐,大多能呼风唤雨,替亲戚朋友贷款的不乏其人。因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没有使用,故而不少人也认账不认还。

  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后,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划转给农村信用社。刘元美告诉记者,这一部分划转的借款中借款人大多为国家工作人员,90%以上的借款都难以收回。

  除此之外,刘元美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小额贷款和扶助中小企业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发展产业或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资金缺乏,借款也就成了取得第一笔创业资金的“快捷方式”,部分公职人员或自己投资或为亲戚朋友们借款,与此同时,大量到期拒不偿还或无力偿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资金回笼困难,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欠款的又一重要原因。

  更有甚者,刘元美称,还有少数公职人员炒股,购买“地下六合彩”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卖了房子、离了婚、借了票子,欠款严重,一时无法偿还,就利用自己公职人员的影响力到信用社借钱,造成血本无归。临湘市某局就有两名副局长因买“地下六合彩”而债台高筑,最后只能抛妻弃子,丢了“乌纱帽”和工作,到外地躲债去了,欠银行的贷款也就一时半会还不上了。

  借贷制度需完善

  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措施,但公职人员不良贷款依旧是块难啃的骨头。

  “有些人吓不怕,纪委谈话也置若罔闻,有些人早在多年前就停薪留职,不知去向,要想找人,简直是大海捞针。”邓曙龙语带无奈地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

  临湘市某局一名公职人员,10年前出任该市某镇副镇长兼村支书,年底完不成镇里的财政任务,他便从信用社贷款几万元,第二年工作调动,这笔欠款就成了遗留问题。

  临湘市一所学校的女教师陈某于2000年借款10万元,经调查,借款早已被她打牌赌博消耗一空。

  针对这些难题,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法制日报》记者从湖南省某县的一份清理不良贷款通知上看到,“清理措施”包括:“经清收工作组催收后,仍未在规定期限内还清贷款的,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由县农村信用社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清收,县人民法院依法依程序通知县财政局或借款人所在单位,留足其必需生活费,其余工资由县财政局或借款人所在单位逐月代扣用于归还信用社贷款,直至贷款本息还清为止;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对其进行诫勉谈话,促其偿还;是村组干部的,由乡镇党委、政府依纪依规作出组织处理……”

  还有许多地方政府和纪委展开了“停职、停岗、停薪”的大动作。而经过了这一系列过程以后,最难啃的骨头,被交给了法院。

  邓曙龙介绍,为了尽快解决老大难问题,今年来,临湘法院专门开辟审理此类案件的快捷通道,抽调经验丰富的办案精兵,对拒不履行裁判义务的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查清债务人和担保人财产,实行司法拘留。

  此番高压态势一展开,工作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调至临湘市某局工作的原副镇长也接受了诉前调解,法院还告知他,他可以另行以民间借贷纠纷向乡镇主张债权,教师陈某被法院联合公安进行留置,如不及时还款,陈某的行为可以以涉嫌金融贷款诈骗罪进入司法程序,陈某家属当即便还款5万元,并写下保证书一个月内还清另外5万元欠款……

  “虽然现如今的贷款制度规范了许多,但即使到今天公职人员欠款不还的现象也一直存在。”临湘市信用联社一名工作人员说,“只有进一步完善贷款制度,才能更有效防止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问题,杜绝贷款追款年复一年恶性循环。”

  (本文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

    点击阅读更多更新湖南新闻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微博调查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