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后警察父亲的来信让女儿成大学校园网红)

易橙(化名)的父亲写给她的部分书信。受访者供图

  红网长沙10月17日讯 近日,易橙(化名)收到了父亲从长沙发来的挂号信,这封在硬笔书法习字簿上写成的家书里,父亲跟她聊起了“朝云”两字的延伸意义。因为父亲连续一年多持续不断的书信,易橙成了校园里的“网红”,很多同学都知道她有一个爱给女儿写信的70后警察父亲。

  易橙老家在长沙,今年19岁,目前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按照惯例,读完父亲的来信之后,她花了不少时间查了跟“朝云”相关的典故和文化常识,做好功课。两天后,她跟父亲通过视频聊起读信后的感受。

  “上一封信里,我跟她谈了古典文化中典故的应用,我们现在讲的每一句话里,都有几千年文化的密码。”易橙的父亲易生(化名)说,叶嘉莹先生讲一首几十字的唐诗,都能讲上两三个小时,就是因为这首诗背后有丰富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他通过“朝云”一词,和女儿谈到了宋玉这样的历史名人,男女之间坚贞的爱情、面对人生坎坷的豁达态度等内容。

  这样的交流方式,从易橙读小学时就已经开始,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小学的时候,易生主要给她讲《论语》《孟子》《道德经》,一个礼拜背一句,一句一句地讲。

  到了初中,易橙在学校寄宿,父亲就用“小灵通”给她发短信,每天一句名人名言或励志格言;到了高中,父亲的短信从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故事,易生每天都会准时给女儿发小故事。

  “我读初中的时候,他说高中不再发了,高中的时候,他答应大学不发了,现在他说要把信一直写下去。”易橙说,她从小就抗拒父亲这种讲大道理的方式,放学回家后,其他小朋友都在玩,而她要听父亲跟她讲道理。

  易橙说,有时候,父亲拿着一本《道德经》,能连续不断地讲上四五个小时,“我比较听话,心里抗拒也会忍着,不过现在已经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