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许多关于长沙的故事,见过许多的长沙人,然后那便是你心中的长沙。
这是毫无质疑的,因为没有一个名词是每个人心中有统一答案的。甚至于时间至于我也是太少,之于焦急等待的人而言又太多。
上面这段是废话。
现在的长沙比不上90年代初,一个小学生在街上四路子窜,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要看到当时景象只怕是过年三十到初五,外地的长沙人都回来,长沙的外地人都回去了。
长沙变的不仅是城市,也是无形。什么时候我们的特产变成了一个马栏山电视台,什么时候我们的方言已经被改变发音,什么时候我们扯谈的车上只听得见报站的声音,什么时候我的屋里拆得郊区不再是市中心。
地域贴里不尽相同的是生活态度和对外地人的态度。
我真还知道许多努力的年轻人,80后这一代网上有太多诠释。但是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若要以“发家”来定努力和成败,想必不切实际。
努力是形态问题,发家有机遇因素。你可以指责一个年轻人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却要把一个打麻将的人归结于:“你哦该不出克做点事咧?”
你哦死晓得他屋里崽女不是心疼他,要他莫出克做事?
要讲长沙人抠,个别应该有,要以偏概全,可能概不过。
半洗半黑的说,长沙人怕莫是我看见过最涂嘴巴子快活的地方了。有气从不往心里去,嘴巴硬是要念几句。
长沙人字典里有生气吗?形容别人生气都是说“摁头子气”说人不豁达。
要显大方跑得下河街(已经散棚)、金满地买交合不还价就是显大方吧。
如果说“你要哦该咯”是一句谩骂
“乡里别”是一句贬低
可能在长沙就没办法正常交流了。
被别个坑哒回一句“你TM老子弄死你”不算不文明,“老子削你信不”不算不文明,而“你要哦该咯”算不文明
正宗的长沙人大多数都将“乡里别”这个略带责怪的名字给了身边的朋友。“那杂乡里别,蠢得死,擂得浪远。”“你国杂乡里别,我懒跟你港得。”
查看评论(66)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