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业

  依然守着三尺讲台很难得

  1980年代前期,很多成绩优异的文科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不是现在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是文史哲这样的基础性人文专业。

  杨君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3年9月初,刚过16岁的他“站”了20多个小时火车,从小山村来到北京。燕园十年,他先后拿到文学和哲学双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1993年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的第一年,全国人才市场掀起了“孔雀东南飞”的热潮。

  那年6月,本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签约的杨君武买了张南下的火车票,他的目的地是广州。中途在长沙下车访友,听说湖南师范大学正在大力引进博士毕业生,他在一友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该校政治学系(原政教系)“了解情况”。政治学系和人事处的领导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人事处领导还带他见了校长,求贤若渴的校长竭诚欢迎他来校工作,这让杨君武深深感动。

  两天后,他揣着与湖南师范大学签订的就业协议,坐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他兜里还有一张前往广州的改签火车票,作废了。

  从此,26岁的北京大学博士扎根岳麓山下,执教于湖南师大,六年内一路“破格”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湖南师范大学,他的学生评价他说,“杨教授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很严谨、用心,在我们学校,他很早就赢得了‘四心’(安心、精心、热心、恒心)教授的美称。”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骨子里有理想主义的情结。杨君武上大学时的理想就是“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这种“情结”一直保留到现在。

  2013年秋的一次读书会上,杨君武给学生们朗读古罗马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中的一些段落。他声情并茂,用从容舒缓的男中音描述了作者在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中对“不动心”人生至境的追求,即“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的、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学生们在讲台下面“心领神会”,“这其实说的是杨教授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

  “他不追名逐利,对学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位2010级的学生说,“在一些同事因为种种原因先后调离时,杨教授依然守着这里的三尺讲台,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