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压力没有现在大”

  1983年,16岁的农家少年杨君武在邵东三中读高二。这是一所乡镇中学,也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杨君武家住在邵东县流光岭公社龙和大队三羡堂生产队,在他出生的前三个月,做搬运工的父亲去世了,他由叔父抚养长大。

  在邵东三中,杨君武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当时社会上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说,理科比文科吃香,杨君武对物理、化学、生物很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文科,“多少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在里面”。

  当年邵东三中只办了一个文科班,有50多个学生,杨君武担任学习委员。他性格比较内向,勤学好思,除吃饭睡觉外,几乎手不离卷,课外读物涉猎广泛,阅读过《庄子》、《孟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和《浮士德》、《高老头》、《母亲》、《狂人日记》等文学名著,读过的书都作了笔记。他还组织同学订阅了20多种报刊,大家交换阅读,扩大知识面。

  并不富裕的家庭给他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他说这是当时他家“唯一的电器”。他十分珍爱,无论走在放学回家路上,还是在田间地头劳动,他都随身带着它,通过它收听新闻、英语教学节目和中长篇小说连播。

  1983年是全国高中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的第一年。“那一年竞争激烈,考生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累积多年的大量复读生,大家都铆足了劲往前冲,都想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但奇怪的是,那时高中生的压力却远没有现在的高中生的大。”杨君武说,“这或许跟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有关,那时没有人逼你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没有一月一次或半月一次的模拟考试。”

  在不住校的节假日里,杨君武还要帮家里干比较繁重的农活。他经常拎着收音机下地干活,在这个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的少年心里,“高考是希望,但不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