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六旬老人经历了生死惊魂的一幕——女儿特意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为父亲庆祝节日并陪老人小酌,不料引发老人剧烈胸痛,被送往医院急救。经过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医生及时救治,这才化险为夷,而导致老人发病的原因就是注射头孢类药物后饮酒引发的双硫仑样反应。
67岁的林达志(化名)家住长沙天心区,因为感冒、肺炎住院打了几天点滴。出院第二天便是父亲节,女儿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为父亲庆祝并陪老人对饮。“平时每天都会喝一二两,那天只喝了七八钱的样子。”几杯白酒下肚后,老人便感觉胸口剧烈疼痛,同时肩背部胀痛、浑身大汗淋漓,晚饭还没吃完,便被家人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此时,老人血压低至60/40mmHg,已呈休克状态,病情十分危重。
心内科医师会诊后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用绿色通道,将他送入介入复合手术部进行急诊手术。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没有堵塞,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做了大动脉造影检查,主动脉夹层的可能也被排除。
手术结束后,老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负责手术的张宇副主任医师再次详细询问病史。老人这才说起自己感冒十几天了,最近一直在输液,其中使用了头孢哌酮,而他头一天刚打完吊针,第二天就喝了点酒,“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了解情况后张宇推断,老人这次不是急性心肌梗死,而是使用头孢药物后喝酒引发的双硫仑样反应。
张宇介绍,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因此“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头孢类等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张宇表示,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
为此张宇提醒,使用头孢类、咪唑类药物治疗期间及停药14天内,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防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通讯员 梁辉 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