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是患有难治性白血病的17岁冷水江女孩潘博琳接受骨髓移植后的第17天,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她今天终于出舱了。尽管身体还十分虚弱,但是当她的眼神与为其捐献骨髓的亲弟弟小杰交汇之时,泪水还是不自觉地噙了出来……
姐姐高考前查出白血病
幸而弟弟与之成功配型
去年12月,正读高三的潘博琳在学校跑步后感到浑身不舒服,继而出现头晕、乏力、嘴唇发白等症状。在乡镇卫生院上班的母亲刘锦屏随即带着女儿到当地医院化验,结果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今年2月底,潘博琳被转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治疗。
据刘锦屏介绍,女儿从小成绩就很好,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家里的奖状都贴满了整张墙。除此之外,她还多才多艺,爱好吹笛子、演讲、写作等。在邻里朋友眼中,他们是幸福的一家子。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全家顿时感觉天塌了下来。据血液科副主任徐雅靖教授介绍,由于潘博琳所患的是难治性白血病,之前三个疗程的化疗剂量非常大,但都没有办法缓解。于是,我们只得为其强行进行移植,即依靠供者干细胞来把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杀死。尽管这么做的风险很大,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幸运的是,弟弟小杰与姐姐的骨髓配型很成功。得知这一消息,沉浸在悲痛中的家人都很高兴。小姑娘父母的配型结果都是半相合,如果进行移植则风险较大。好在她的亲弟弟与之全相合,而这类同胞兄弟子妹间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25%,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从未抽过血的弟弟为姐姐勇敢捐髓
为达配型标准增肥10余斤
尽管并不知道捐骨髓的具体意义,但是得知自己可以挽救姐姐的生命,今年8岁的弟弟小杰决定勇敢地挺身而出。“我从没抽过血,虽然很害怕,但是只要是能救姐姐,要我做什么都可以。”据了解,小杰从小与姐姐一起长大,在父母外出工作时,懂事的姐姐会为弟弟洗澡、换衣服、换尿布,姐弟俩由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姐姐的体重是84斤,而只有51斤的小杰由于体重与姐姐相差太大,无法提供足够的造血干细胞。为了达到配型的标准,弟弟开始从早到晚地猛吃,以每天长一斤的速度,在短时间内长了10多斤体重。“原本吃东西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这种有目的刻意增肥,尤其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是很不简单的,他有时候甚至会吃到呕吐。”徐雅靖教授说。
“孩子年纪小,血管太细要扎很多针。”爸爸潘伟忠告诉记者,手心手背都是肉,看到孩子受苦,十分心疼但却只能忍着。“置管就插了五六次。”小杰记得很清楚,分离干细胞要躺着6个小时不能动,痛的时候他就咬住衣领。“衣服都被汗浸湿了。”连医护人员都夸他勇敢。
姐姐移植后恢复情况好于预期
“是老天爷的厚爱派弟弟来拯救我”
做完干细胞分离后,小杰写了一封信为姐姐加油,把以前说不出口的关爱都变成了文字。无菌仓进不去,他就隔着玻璃念给姐姐听。“姐姐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我要帮助她尽快康复,完成读书考大学的心愿。”
在无菌舱里待了20多天,一篇篇日记记录了潘博琳的所思所想,“弟弟就是我的小天使,是老天爷的厚爱派他来救我。我想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考上梦寐以求的厦门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弟弟的救命之恩。”
移植后的第17天,潘博琳终于在今天出舱了。徐雅靖教授表示,她目前的恢复情况比预期要好,白细胞已经正常,血小板也有所上升,整个身体状态都比之前好了很多,但后续恢复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接下来,潘博琳还需要度过抗感染、排斥反应、疾病复发等难关。徐雅靖教授解释道,尽管是同胞兄弟移植,但是仍然可能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此外,由于患者属于化疗效果很不好的白血病,因此采取的是挽救性移植,而疾病复发的风险也比其他患者要高,因此需要定期来院复查。(通讯员 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