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新生儿的降临,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带给人满心的喜悦,然而一些幼小的生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生后就面临残疾或死亡的威胁。湖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新生儿科专家高喜容主任医师,多年来带领科室成员,以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早产儿的生命,使一朵朵可能凋落的生命之花绽放出美丽。
1986年7月高喜容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即进入该院儿科工作,1993年开始专攻新生儿科。经过近30年的临床历练,她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肺透明膜病、严重先天畸形的围术期管理等各种危重病症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超早产儿超低体重新生儿的救治方面深有造诣,被誉为“千克手掌婴的摇篮王”。
高喜容告诉我们,早产儿出生体重大都不足2000克,甚至低于1500克、1000克,由于各个系统都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肺透明膜病、心功能不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感染、黄疸、视网膜病变等,每一种并发症都非常危险。早产儿中胎龄不足28周、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康复率,高喜容带领科室团队总结出早产儿救治需过的体温、黄疸、呼吸、感染、循环衰竭、代谢、脑损伤、营养、视力、听力等10个关卡,并一一提高过关技术。如她所形容的,“早产儿的救治就像绣花,而且是麻布袋上绣花,因为底子很差,步步都惊心”,早产儿需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药量、营养液、奶量几乎每天都要调整。其喂养每次只能从0.5-1毫升开始甚至0.5毫升的尝试加量,血管只有头发丝那么细,身上要建立至少4个生命通道,即两根静脉管,另加一根胃管及一根气管导管,并连接着呼吸机等维持生命的仪器、管道和设备,一步都不可出错。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高喜容主持救治1000克以下早产儿500余例,对极低出生体重危重儿抢救成功率已达90%以上。
1998年4月30日,科室收到一名仅27周、出生体重740克如手掌大的女婴刘小妹,呼吸微弱、不规则、哭声几乎听不到,四肢细得让人不忍握住生怕弄断了。时任科室副主任的高喜容在黄玫主任带领下,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与科室医护人员制定了精心的治疗与护理计划,期间患儿经历了几次生死考验但最终渡过难关。从鼻饲到经奶瓶喂奶,从正压通气到脱离氧气、呼吸规律,这个小不点经过60多天的治疗护理,体重长到2800克,顺利出院。2015年4月高喜容一行到她家随访时欣喜地发现,这个孩子除了体格发育稍慢外,智力发育完全正常,正和同学一起备战高考,积极而又自信。
2003年9月,高喜容和其团队成功抢救体重均为1000多克的全男四胞胎;2006年成功救治国内首例出生体重仅有500克的袖珍婴儿。目前这些孩子体格大多接近正常的孩子,智力也发育正常。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瞬息万变,救治往往是争分夺秒。为提高急救能力,高喜容带领科室成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呼吸支持新技术、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经周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高频振荡通气和一氧化氮吸入等技术。科室曾多次抢救过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败血症合并多器官衰竭、严重真菌感染等各种类型的重症新生儿,并成功完成多例联体新生儿手术分离后的闯关康复,屡屡创造生命的奇迹。
2015年12月11日上午,高喜容正在看专家门诊,突然分诊护士冲进诊室告知,一个早产儿无呼吸、心跳微弱,浑身青紫,生命垂危需立即抢救。高喜容立即起身,将小宝宝抱至抢救室。给予婴儿刺激无反应,她立即为其上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但发绀无改善;她临危不乱,马上给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人工呼吸,和分诊护士配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婴儿心率终于上升至100次/分以上,发绀改善。随后她又护送患儿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患儿的心率、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逐渐正常,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既要有高超的医术,又与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紧密相关,团队的有效配合非常重要,所有设施必需处于随手可用的状态。”高喜容抓大不放小,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包括暖箱、辐射台等在内的清洁及消毒隔离,避免宝宝受到不必要的感染。此外,高喜容还带领科室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回访制度,最长的随访时间已达18年。针对重症新生儿大都是由省内外各地紧急送来的现状,她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科室的急救转运能力,又对相应的基层医院进行指导,不断完善转运机制,全程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抢救百分之一希望的小宝宝。”交谈中,高喜容的脸上始终写满了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