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何以成一味?
茶,生于青山云雾之间,通天地之灵气。中国人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发现了茶,茶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茶作为一种产业、一种饮食文化,到了唐宋之际才真正兴旺发达,民间从此有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
茶之为饮,有俗人之饮,亦有禅人之饮。俗人之饮,纯为解渴、提神而已;禅人之饮,则可明心见性、参悟禅机。这种寓饮茶与参禅为一体的禅人之饮,便是“茶禅一味”。请看唐代诗僧皎然的《饮茶歌》: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在诗中第一次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了“饮茶三境”:第一境为“涤昏寐”,心清气爽,情思奔涌,这是普通人都可以感受得到的“除昏之境”;第二境为“清我神”,心旷神怡,一尘不染,这是普通人也可以感受得到的“脱俗之境”;第三境为“得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普通人所不能感受的“悟道之境”。在皎然的笔下,晋人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这种自我陶醉的方式都未达到极致,只有茶道才能全身保真。
按历代本草所载,茶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饮料,至少具备十种功能:止渴,清神,利尿,止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驱困轻身,消炎解毒。无怪乎唐代的医学家盛赞茶为“万病之药”,现代人则称茶为“东方饮料的皇帝”。但无论如何,茶还只是一种饮料,跟“禅”似乎沾不上边。
茶之与禅的“结缘”,那是因为茶能助禅,这便有了“茶德”之说。关于“茶德”,说法有多种。有人说茶有“四德”,即和、敬、清、寂。有人说茶有“三德”:一为提神,二为消食,三为止淫。不过,无论是“四德”还是“三德”,都只能说茶有助于佛教的修行,不能说“茶道”等于“禅道”。其实,“茶禅一味”的真谛就在“禅”而不在“茶”。中国的茶、琴、诗歌、书法、武术当初与佛教都没有关系,但在佛教的影响下,最终变成了“茶禅一味”、“琴禅一味”、“诗禅一味”、“书禅一味”、“武禅一味”。当然,并非所有的茶、琴、诗歌、书法、武术之中都有“禅味”,它们要变成一味,必须做到以茶助禅、以琴助禅、以武助禅、以诗助禅,等等。所以,“茶禅一味”的灵魂在“禅”,而“茶”不过是其中的载体而已。而“禅”的本质,就在于“明心见性”。明白了这一点,便可以解读所有关于“茶禅一味”的公案。
茶禅源头在夹山
中国历史上许多寺院都种茶,僧人在日常生活中喝茶,并且将喝茶引入禅修,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佛教中才有了“茶禅一味”之说。
历史上最早的“茶禅公案”发生在唐代醴州的夹山寺。按《五灯会元》记载,杭州的本空禅师一日来夹山参访善会禅师,于是两位禅师以茶为题留下了一段经典的“茶禅对白”:
来日普请,维那令师送茶。师曰:某甲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曰:奉和尚处分。师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将茶去作务处,摇茶瓯作声。山回顾,师曰:酽茶三五盌,意在镢头边。山曰:瓶有倾茶势,篮中几个瓯?师曰:瓶有倾茶势,篮中无一瓯。便行茶。时众皆举目,师曰:大众鹤望,请师一言。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师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山曰:大众有人也。归去来,归去来。遂住普请。归院,众皆仰叹。
禅宗历史上有集体劳动的规定,称为“普请”。本空禅师初来夹山时,管理僧众事务的维那(属于寺庙的八大职事之一)故意安排他去给集体劳作的僧众送茶,本空禅师有点失望。他说:“我是来学佛的,不是来送茶的。”维那说:“这可是善会大和尚的意思呀。”本空禅师大概明白了什么,但他心里还是不服,便故意在僧众面前将茶壶摇得呼呼作响。说道:“浓茶三五碗,意在锄头边。”善会禅师回头看了他一眼,问:“壶满要倒茶,篮里有几杯?”本空禅师回答:“壶满要倒茶,篮里无一杯。”接着开始给众人上茶。众人一时茫然。你不是说没有杯子吗?还怎么上茶?本空禅师说道:“看来大家都听不懂,还是请师父开示吧!”善会禅师便说了一句偈语:“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装满回。”本空禅师也对上一句:“手执夜明符,几人知天晓。”善会禅师高兴地说道:“你们当中终于有一个像样的徒弟啦!回去吧,回去吧!”
日本当代禅学家秋月龙珉在其名著《禅海珍言》中引用了另一则关于夹山善会的茶禅公案:
夹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了一碗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
从这两则茶禅公案可以看到,禅师们是在借茶谈禅,喝茶的目的在“禅”而不在“茶”。善会禅师由于最先独创性地运用了茶禅一味的公案,因而夹山被尊为中国佛教的“茶禅之源”。
“茶禅一味”出圆悟
“茶禅一味”的理念最先是由圆悟克勤在夹山提出来的。
宋代圆悟克勤住持夹山寺期间,讲经说法不辍,且以禅品茶,以茶悟禅,一日灵光乍现,豁然有感,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四字。也许圆悟克勤在不经意间写出这四个字,但是,“茶禅一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从此定格。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茶禅一味”第一次由圆悟克勤提出,归属地在夹山。
圆悟克勤手书的“茶禅一味”四字真诀,为其弟子虎丘绍隆所珍藏。后来,日本留学僧荣西将圆悟克勤的真迹带到了东瀛,经过荣西、一休、珠光等师道相传,日本也有了“茶道”。由于日本的茶道是由日本僧人从中国带去的,所以他们没有忘本,恭谦地奉圆悟克勤为“茶禅一味”的正宗。日本佛教界有“佛法存于茶汤”之说,这个典故出自15世纪的奈良高僧林田珠光,他曾在一休大师座下参禅时深悟茶禅不二之理,开创日本的“茶禅一味”之道,被尊为日本的茶道之祖。直到今天,圆悟克勤手书的“茶禅一味”四字真迹还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为镇寺之宝。
1992年3月,日本里千家茶道专家多田侑史率团30余人,千里迢迢来到夹山,他掬起一捧碧岩泉水,一饮而尽,大发感慨说:“今生可以瞑目了!”并用汉字写下了善会禅师的名偈“鸟衔花落碧岩前,猿抱子隐叠嶂后”。多田侑史还说,在日本的茶道场所,都有这样的挂轴,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出处和内涵,这是夹山寺的开山祖师留下的千古绝句。
1998年8月,又一日本佛教文化考察团一行20余人,在文学博士石井修道团长的带领下,专程来夹山寺寻根问祖,参观碧岩禅的源头——碧岩灵泉和祖师塔。石井博士特别写下一副对联:“僧入碧岩参佛果,客来禅院品灵泉。”联中的“佛果”即圆悟克勤禅师,“灵泉”指碧岩泉。
茶道自古宗《碧岩》
圆悟克勤的《碧岩录》问世后,被禅宗尊为去迷开悟的“指南针”,广为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同时,由于茶道礼仪需贯穿“茶禅一味”之旨,作为“宗门第一书”的《碧岩录》自然受到重视。
圆悟克勤的弟子多以茶禅相传。其最著名的弟子大慧宗杲曾在余杭(今杭州)径山寺等地广传茶禅之风,吸引了日本的昭明禅师前来“取经”,学习寺院的茶礼、茶宴以及植茶、植茶技艺。大慧宗杲的弟子道谦禅师把“茶禅一味”的理念传播到武夷山地区,融合儒、释、道三教,将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茶人的“雅气”融会贯通,提炼出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的中国茶禅文化理念。
《碧岩录》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日常茶道的礼仪中。《碧岩录》的许多禅语名句,或悬挂于茶庵茶室里,成为百代经典;或流行于茶人茶友间,成为名符其实的“口头禅”。在现今日本茶道所保留的禅语中,许多句子皆直接引于《碧岩录》,或从该书的母句演绎而来。如“日日是好日”、“三级浪高鱼化龙”、“黄檗六千棒打临济”、“独坐大雄峰”、“逢茶茶遇饭饭”、“一圆相”,等等。日本当代禅文化专家秋月龙珉编写的《禅海珍言》,取材于《碧岩录》的禅语共146条,约占全书精选语录的2/5。
夹山禅茶看“牛抵”
夹山处于北纬25—30度,平均海拔高度500—800米,常年气温在17℃左右,适应茶树生长,再加土壤的弱酸性较好、透气,属于“好山好水出好茶”的产茶黄金地带。
“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八坪峪的牛抵山。牛抵茶芽头肥壮,外形条索紧结、略扁,像牛角一样,色泽翠绿,泡到杯中,茶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且不落入杯底,不浮水面,叶尖与叶尖相碰,宛如牛角相对,若以夹山碧岩泉水加泡,茶水黄绿,更有神韵味。牛抵茶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茶”。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夹山是名山、名泉、名茶的汇集之地。此地有青嶂岭,古木苍苍,幽香袭人。此地有碧岩泉,水如珍珠,清澈甘甜。此地有牛抵茶,色翠光绿,质香气高。名山名茶加名泉,孕育了得天独厚的夹山寺禅茶文化底蕴。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赠“茶禅一味”墨宝一帧,以示对夹山茶禅文化之源的推崇。前中国茶禅学会会长吴立民先生为夹山题词:“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
夹山茶艺十八道
中国佛教的茶道经过千百年的演进,在追求“茶禅一味”的理念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寺庙禅茶文化。寺庙茶道的程序未必完全相同,但皆启迪佛性,昭示佛理,体现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的佛门茶风。夹山寺作为茶禅的源头,其中的禅茶十八道茶艺至今仍然流传。
1.洗手:沐手焚香
2.调息:达摩面壁
3.煮水:丹霞烧佛
4.侯汤:法海听潮
5.洗杯:法轮常转
6.烫壶:香汤浴佛
7.赏茶:佛祖拈花
8.投茶:菩萨入狱
9.冲水:漫天法雨
10.洗茶:万流归宗
11.泡茶:涵盖乾坤
12.分茶:偃溪水声
13.敬茶:普渡众生
14.闻香:五气朝元
15.观色:曹溪观水
16.品茶:随波逐浪
17.回味:圆通妙觉
18.谢茶:再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