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晓军[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升学规划专家,家庭教育专家,人力资源管理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代青少年比起我们那个年代更容易获取信息和知识,也更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原因,现在青少年一代以独生子女居多,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孩子在人格完善上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据初步统计,有超过30%的家庭孩子和父母有矛盾,无法达成有效的学习沟通方式。

每年都有学校邀请我去讲座,希望通过方法和理念的普及,让我们家长懂得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提高学习成绩和完善人格。期间,我发现很多初高中生出现的问题以厌学、考试焦虑、叛逆、学习习惯不好、心里欠健康为主。事实上,大多数家长都因为这些问题头痛和懊恼,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可是,80%以上的情况都是由于家长不懂教育方法,长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事万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人也有其成长的规律,不可小觑,我们不能去违背其规律。比如,装修房子,正常的规律程序是先泥工进场,然后是水电工,之后是油漆工,最后才是家具进场,如果我们违反这个顺序,油漆工还没完成就家具进去了,就会乱七八糟,打乱整个进程。人生也是如此,每个阶段有其规律可循,哪个阶段该管学习,哪个阶段该管习惯,哪个阶段该管营养,哪个阶段管心智。。。。。。,我们不能打乱这个顺序,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在西方教育史上,教育专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发展原则。并把新生一代从出生到28岁划分为四个时期,0-7岁 以身体发育为主,7-14岁,以学习思考为主,14-21岁发展理智灵魂,21~28对发展心智。

0-7岁,生命体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各个器官尚未成熟,应该专注于身体的成长,主要任务是营养要跟上,家庭关系要和谐,家是孩子出生成长的直接环境,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是孩子心灵的温馨港湾。这个阶段孩子成长的主要特点是模仿能力特别强,喜欢模仿,但并不会强于思考,不启动大脑。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让孩子模仿一些好的习惯和行为,比如独立吃饭、穿鞋、扔垃圾等。

7-14岁,感觉体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拥有独立、描绘性、图景式的思考能力,对外界充满好奇,这个时候一定要引导让孩子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每天预习、写作业、正确的阅读,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埋下自律、坚持、计划、总结、礼貌、分享的好习惯。我们机构(学马教育)每年都要接待上千人的辅导,发现现阶段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之前没有规划好导致的结果,所以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一个社会话题。

14-21岁,自我体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孩子逐步成熟,开始拥有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很强,这时期教育在于发展学生的理性灵魂,以智力教育为主,慎重地为孩子选择故事,教材和伙伴,凭借教育的力量抵制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大多数在这个阶段考试萌芽,所以特别提醒家长关注,一定让孩子多接触正能量、积极的环境、良好的风气,引导好的价值观形成,这个比起学生成绩更加重要一百倍。这个阶段没有管好,极其容易出现叛逆,严重的甚至走向犯罪,自杀,离家出走。

21-28岁,心智形成阶段。这个时期开始真正接触社会,逐渐经历人生酸甜苦辣,面临欺骗、诱惑、急躁、情感、职业,开始独立抉择。主要任务是历练情商、胆商、逆商,人际交往,通过一系列的历练逐步走向三十而立,真正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开始后阶段魅力人生。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职场出现了很多眼高手低,能力强而发展受限的人员,究其原因发展很多是因为没有规划好,没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刚毕业就想着创业,没学会走就想跑,屡屡碰壁还觉得是命运不公,愤世嫉俗。相反,有很多学历比不高,但脚踏实地,重视职业道德,情商人际好的人员却发展顺利,很早就积累财务,成为职场宠儿。

在此提别提醒家长,在中国国情下学习成绩非常重要,但决定孩子一生的并非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感恩懂得宽容、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敢于梦想、培养孩子们爱的能力比起成绩更加重要。 

此外,孩子成长千万不能单方面寄托学校,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我认为,家庭教育承担更加重要的比重。家庭首先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温暖的家,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人居环境。其次,父母要加强自我修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和有序的生活制度,树立良好的家规家风,保持健康的家居环境,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和邻里和谐相处,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再给予好的教学方法和健康的知识结构,双方共同作用下孩子成长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