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名校并不少见,长沙名校也有
到底有多少家长和孩子会“逆潮流”选择逃离名校呢?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访了长沙市部分重点中学,包括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等学校的学生都表示,班上确实有过同学因为不适应转校的。但3月9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致电雅礼中学的曹艳辉老师,该老师否认了学校有学生因为不适应而转校的说法。对此,学生认为,可能是老师怕影响学校声誉而这么讲的。株洲的李文也表示,在带孩子去普通中学报名的时候,也看到有几个孩子是有从重点中学转过去的。
北京一重点中学某一届有5个孩子达精神病边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沃建中每五年都会做一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据他介绍,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呈增加趋势,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问题比普通学校要多。他举例说,北京有一所重点中学,每一年上北大、清华的人数有二十几个,但是曾有一届学生里面有5个孩子都处于已经达到精神病的边缘,比如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强迫症这样的症状,说明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以前有增加的趋势。在沃建中看来,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焦虑、承受不了压力、抑郁、强迫、孤独、人际交往障碍和自我否定等。
初中段重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2014年2月,浙江省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做了一次调查,将浙江省10-18岁中小学生按照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作为区分,以观察两类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彼此是否有显著性差别。调查结果显示,普通初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重点初中学生;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学习倦怠状态上,重点学校要比普通学校严重。
专家连线
与其让孩子在重点中学里痛苦,还不如解放孩子
“怎样去评价一所好学校、一个好学生?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以分数论成败。这种教考不分离、考试单一化的教育制度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之所以会选择逃离名校,就是因为他们受不了这样的制度,他们是被迫在学习。所以,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当前教育的评价机制。”燕良轼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和成长,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自由和幸福,可是现在的孩子对于学校的教育却是充满无奈、无助。所以,与其让孩子在重点中学里痛苦,还不如解放孩子,让他们在普通中学里快乐地成长。
燕良轼主张,教育应该从人的生命本身出发,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时间,把束缚孩子全面发展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社会上的名校情结是中国教育制度畸形发展的一种体现,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成功、自信,而不是在痛苦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逃得了名校压力,进了社会还能逃吗?
“虽然对现在的应试教育,老师、家长、孩子都颇有微词,但其实它也有其合理的一面。能够承受得了高压、高强度的学习,这也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好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体现其综合素质。”在孟奕爽看来,他并不是很赞成“逃离”的做法,现在中国的压力并不只是在学校里,以后到了社会压力也许会更大,所以,逃得了今天,明天怎么办?
孟奕爽认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虽有弊端,但也可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良好的韧性,这些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会很有帮助。如果今天只是简单地选择逃离,也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所以,与其逃离,不如让孩子学会积极应对。孟奕爽说:“我觉得孩子不应该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要学会从学习中寻找乐趣。”
网友声音
株洲的李文把他为女儿转学的事情在网上发了个帖子,结果让他有点意外,很多网友对他的行为表示支持,这与他在女儿班级群里得到的一边倒的反对声截然相反,以下是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选取的部分网友留言。
“一江”:
对于小孩的成长,还是首先要评估小孩的智商和情商,如果是大鱼,放到小池,无法施展小孩才华,反之则是拔苗助长。好的学习环境是成功的第一步,小孩心智尚未成熟,大人的积极引导很重要。
“风从故乡来”:
支持,我的孩子最后也选择了公立学校,不想女儿成为读书机器,我有个同事也是“逆潮流”。我不否认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名校在硬件及师资上有优势。但我也不愿意跟风,我希望能遵从孩子的选择,只要孩子快乐,那么我也快乐。
“踟蹰虫婠婠”:
小时候,父母就为我的转学颇费心思,以前读名校还要建校费。不知道真到自己生了孩子会做怎样的选择,家长都无法抵挡名校的诱惑。
“泡泡糖”:
我觉得在成长阶段能养成健康乐观的心态最重要,以分数衡量孩子是一种伤害,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编后
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更趋多样化。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人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教育更是如此。家长和孩子选择“逃离名校”,这些看上去“逆潮流”的行为却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孩子,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条条大路通罗马”,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也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不是简单的以分数论成败。既然孩子觉得名校并不适合自己,与其将他们痛苦地“绑架”,还不如让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