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黄花机场10年打造“航空城” 可乘城轨公交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2013-01-21 10:33:23

    单跑道变双跑道、干线机场变枢纽机场、航空港变航空城——

  黄花机场谋求新跨越

  本报记者 刘勇 邓晶琎 通讯员 邓竹君

  1月18日,冬日暖阳下的长沙黄花机场,一架架航班呼啸而起,冲入云端,飞向天南海北;航站楼里,喧哗而有序,从各地“飞”来的旅客,再次启程,奔向三湘四水。

  其实,这只是让“湖南飞向世界、请世界飞到湖南”的一段“音符”。如果把每天的“音符”连起来,黄花机场上演的就是一首动人的“进行曲”:2012年,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475万人次,挺进全球机场百强,位列全国机场第12位、中部第一位。

  骄人的成绩,受益于黄花机场在硬件上不断“升级”。2009年,黄花机场跑道从2600米延长到3200米,实现“短跑道变长跑道”;2010年11月,黄花机场迎来第一架大型客机,从此进入“大飞机时代”; 2011年,黄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综合基础设施实力排名上升至全国第7位。

  而在湖南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刘志仁看来,机场是经济的“晴雨表”,黄花机场的强势崛起,正是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生动写照。“按照国际民航协会测算,每100万民航旅客可产生经济效益18.1亿元,解决5000人的就业问题。”

  站在高起点上,黄花机场又开始谋划新的“三大跨越”,即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单跑道变双跑道、干线机场变枢纽机场、航空港变航空城,进一步助力湖南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

  目前,黄花机场跑道长度为3200米,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及今后几年的运营,但随着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单跑道将难以满足高峰小时的使用要求。

  据悉,国内单跑道的容量高峰小时架次为35至40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为1800万至2500万人次。照此预测,黄花机场2015年将达到单跑道的满负荷容量,加快第二跑道建设已刻不容缓。根据规划,黄花机场将在现有跑道东侧380米处新建第二跑道。第二跑道长3800米、宽60米,相对现有跑道,两端各向南、北延伸300米。第二跑道规划为F类,这一级别的跑道是目前国内飞机跑道中的最高等级,可起降目前最大的机型空客A380。

  长沙黄花机场突破千万旅客吞吐量后,无论从市场容量、政策环境、战略方向等方面看,还是就现有合作关系、运行基础、配套设施而言,都已具备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的良好基础。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区域性机场和干线机场,增强长沙、郑州、武汉机场等八大机场区域枢纽功能。

  刘志仁告诉记者,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黄花机场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能够在3年内打好基础,在6年左右基本实现,在10年左右完全实现。由此,长沙黄花机场定位进一步明确——近期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枢纽机场与重要的国际机场,远期为拥有多家基地公司进驻的国内大型枢纽机场与重要的国际枢纽机场;近期(至2020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万吨、年飞机起降26万架次进行规划,远期(至2040年)按满足旅客吞吐量7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0万吨、年飞机起降55万架次进行规划。

  每年逾千万人次的人流量,使临空产业发展成为可能。据介绍,未来几年,黄花机场将培育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集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旅游、高新技术出口加工等为一体的临空产业集群,将现在的航空港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经济发达的“航空城”。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黄花机场旁边的商务会所、写字楼等,已建至七八层楼高。

  【心声】

  “感谢最美的天使们!”

  本报记者 邓晶琎 刘勇 通讯员 邓竹君

  2012年12月9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收到了一封“迟到的感谢信”。

  信件内,一位署名为李文的旅客表达了自己一份“迟到”的感激之情。事情发生在一年前的12月,李文陪同父亲从北京乘坐飞机回长沙。在飞行中,年迈的父亲突发高度昏迷,直至飞机抵达黄花机场时,父亲仍然没有清醒,无法下飞机。

  由于高度昏迷病人在发病时,不能被随意搬动身体,这给机场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机场地勤人员获知情况后,立马紧急调度吊车、轮椅等设备,并拨打急救电话叫来救护车。工作人员与救护人员积极配合,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李文的父亲平稳地接下飞机,送上了救护车。

  “虽然父亲已经离世8个月了,但当我再次来到黄花机场时,又想起当时的一幕,”李文回忆说,在思念父亲的同时,最想深深地感谢帮助过自己的机场工作人员。“感谢最美的天使们!”

  据长沙黄花机场运输服务部书记彭桦介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向社会公开“旅客37项服务承诺”,如,100%响应旅客问询,积极帮助旅客解决问题,24小时受理旅客投诉等。2012年,机场共收到群众表扬意见单2300余份。

   【风采】

  李艺:谁说女子不如男

  本报记者 邓晶琎 刘勇 通讯员 邓竹君

  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这些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检护卫部旅检大队大队长李艺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荣誉本身并不重要,更多的是一种肯定与鼓励。女人也能做好男人能做的事。”李艺向记者笑道。当这位身型娇瘦、面容美丽的女子,用温柔的语气说出这番话时,记者一时间很难将她与一个传统“女强人”的形象联系起来。

  李艺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从事艰苦的一线安检工作。2005年,随着机场客流量的日益攀升,安检工作任务加重,安检部一时间人手紧张。

  “当时,中南地区的机场中,只有男性从事X光机安检工作。”李艺介绍,X光机是机场最重要的安检设备,以往考虑到男性在分析辨别三维立体结构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从未有女性担任X光机安检工作。

  积极要求上进的李艺,主动提出学习X光机设备。她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并向行内专家请教,终于学以致用,走上高级检查员岗位,并能独立胜任X光机操作等岗位要求,同时也打破了安检站1992年成立以来只有男性X光机安检人员的传统。

  “女性具有细腻的观察能力等特点,完全可以从事这项工作。”李艺说。

  在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后,李艺常与新员工沟通交流,切磋业务技能,做好“传帮带”工作。她提出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女职工主动学习X光机操作,帮助培养了一批高级女检查员。在被聘为培训教员后,李艺又先后为长沙、张家界、常德、永州等机场的安检站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其中大批人员已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她如一朵盛开的‘俏芙蓉’,为黄花国际机场这个文明窗口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湖南机场管理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曾洁玲如此评价。

  【花絮】

  看不见的“空中交警”

  天高任鸟飞,但飞机可不能在天空中随意飞行。

  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有一群被称为“空中交警”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他们“隐藏”在位于航站楼旁的民航湖南空港分局管制运行部大楼内,每天指挥引导着在湖南空域内飞机的“交通秩序”,确保空中飞行安全。

  记者在管制运行部的区域管制室看到,几名管制员正紧盯着眼前的雷达屏幕,并不时通过耳麦发出指令。雷达屏上闪烁着几百个密密麻麻亮点,每个亮点旁显示着一串串的数字字母,记者看着屏幕数十秒,便感眼花。

  据民航湖南空港分局管制运行部书记赵志纯介绍,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每一个点就是一架飞机,旁边的数字记载着该飞机的航班号、飞行高度和速度。“管制员通过屏幕,监控湖南空域内所有飞机的飞行状况,飞机的空中间隔距离、机场天气、航线开放等信息都由管制员管控。”

  管制员杨天雨告诉记者,如果工作中稍不留神,就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每工作两小时,就必须强制休息半小时。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工作强度就更大。“前一阵,长沙遭遇雨雪天气,我一直要通过耳麦和每架飞机的飞行员保持联系,并不停地保持说话,回家后根本就不愿再说话了。”

  据了解,管制员在每次上岗前,需进行身体、精神等状态的检查,如果精神状态不佳,面容有异样,便不能上岗,备用人员当即接替。

  (本报记者 邓晶琎 刘勇 整理)

  【感言】

  飞向世界

  本报记者 邓晶琎

  飞跃——这是近年湖南民航业前行的姿势。

  近5年来,湖南5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增长66.1%,货邮吞吐量增长57%,运输起降架次增长42.2%。2012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跻身全球机场百强,居中部第一。

  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在极大改善的同时,机场的集聚效应也在同步产生。据统计,我国机场每百万旅客吞吐量可产生经济效益18.1亿元,提供相关就业岗位5300个。根据湖南全年旅客吞吐量分析,湖南民航拉动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280亿元,带动社会就业岗位近8万个。电子、汽车、制造业基地纷纷落户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附近,相关配套产业落地开花,又给民众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航空运输、现代服务业、临空产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成为改善投资环境,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生力军”。

  由“短跑道变长跑道,小机型变大机型,旧航站楼变新航站楼”,湖南与世界的距离不断缩减。“湖南飞向世界,世界飞到湖南”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