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设计
身份不同,领取的养老金曾相差24倍,长沙在中部率先实现两险合并
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9万元,新农保则仅为859.15元,两者相差24倍之多。
这些差距让长沙的政策设计者看在眼里。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佘正林告诉记者,一定程度上,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艰难。“他们没固定工作,也没土地,甚至很多连房都没有。”
2009年,新农保在长沙县试点,长沙县统筹设计,将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也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范畴。一年下来,参保率超九成。由此奠定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长沙的雏形。
201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出台,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该政策,长沙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推行困境
基础养老金过低+部分人的抵触心理+监管难度
戴秋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拿到了每个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按长沙市的设计,《办法》实施时,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可不交钱领取基本养老金。其他人员可自行选择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档中的任一档缴费,政府还对参保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0元,一并存入个人账户,年满60岁时即可领取。2014年,戴老每个月能领取100元。截至去年底,他一共已领取3000多元养老金。
政策受欢迎,但问题随之而来。2011年6月,新政实施一年,佘正林发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相比,60元/月的基础养老金不再有吸引力,很多城郊接合部的居民期待能在拆迁后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大多在观望;同时,因衔接不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否并入职工养老保险一直不明晰,损伤了参保积极性。
2011年6月,佘正林曾组织问卷调查,90份问卷显示,希望提高缴费档次的有55人,占61%,其中希望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有88人,占比97.78%。
现实的操作困境也逐渐显现:在一些偏远农村,需村干部上门办理,还有些地方村民排队在村干部家中缴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费风险。
这次调研后,佘正林提交报告,建议将之前的5档提高到100元到1500元15个档次,并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额度。
湖南探索
我省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待省政府批示后即可施行
2011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城乡居民的缴费档次由原来的5档调整为100元到1500元共15档,基础养老金在2010年60元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0元。到2014年,基础养老金增加到每人每月100元。2013年,长沙市居民缴费档次由原来的15档再次调整为100元到3000元的30档。
“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调整,这需要强大的财力保障。”佘正林坦言,在财政负担分配体系上,各级政府曾有一番博弈。
按国务院部署,国家财政转移支付55元/人/月的基础养老金,其余由地方财政负担。佘正林告诉记者,在长沙的实践中,省市县三级财政既要补入口,也要补出口。
佘正林告诉记者,入口即为居民可以享受的30元/人的政府补贴,省级财政每年到账的在18元左右,另外12元由区县财政补贴。
出口部分,国家财政转移支付55元的基础养老金,长沙的上调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分担。由于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区分担比例不同。
“比例看似小,但全市相加就是很大一笔数了。”佘正林总结说,截至2013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270.99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5%,累计发放24.15亿元。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保处副处长舒红雷告诉记者,全省此次调整涉及3000多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多万。目前,我省已有40多个县市统一了新农保和城居保,但在全市范围内的统筹仅有长沙。长沙的成功得益于制度设计上的统筹。
他进一步分析称,统一这两种保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为新农保仅在缴费档次和基础养老金支付额度方面有所不同,此次合并关键就是统一好这两个标准,并做好制度衔接。
目前,我省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也将动态调整机制等一并考虑在内,待省政府批示后即可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