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与传统的“24孝”相比,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一个规则的出台,不管是法律的还是道德的,一定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新版“24孝”行动标准亦如此。
孝的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发挥着规范和引导作用。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列“孝”为中国文化之第十三大特征。他说,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然而,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关于“孝”的观念,民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社会的剧烈转型、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农村空壳现象的日益加剧,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核心的孝道受到了空前冲击,问题不断,危机四伏。前不久,《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正是击中了国人最敏感的软肋。
儿女对父母的孝养、孝顺、孝敬,父母辈对子女的关爱、关心,及父母辈与子女辈间良好的互亲互爱,这种良好的孝道文化,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曾几何时,中国孝道日渐式微了,不孝的恶行丑闻时常见诸媒介,夺父母资产、羞辱父母、虐待父母,甚至数年间对父母不闻不问等等,民众在困惑中思考,又在思考中困惑。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出台,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的引导信号。
新版“24孝”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是引导而非强制性的。但其教化作用如何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却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差异,由于阶层的分化,新版“24孝”看起来更像城市化的“孝道”景观。这些标准,农村的绝大多数子女都难以做到。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什么去孝呢?
据媒体报道,民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随着“空巢家庭”比例的不断增长,导致老人被亲情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困扰。显然,如果只是在新版“24孝”方面做道德文章,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跟进的话,比如“探亲假”等刚性实施,建立养老保障的体制及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新农村建设等,新版“24孝”行动标准,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吴晓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