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城市

城乡产业一体化 农民人均收入居省会城市前三

来源:长沙晚报 2012-06-29 16:59:07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观光农业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这是市民在开福区捞刀河镇的农场里采摘蔬菜。陈飞 摄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6月29日讯 记者 颜开云

  刘学辉是望城区乔口镇大垅围村的村民,现在村里一家大型生态农庄帮着养鱼,妻子曾妹则在农庄的餐厅做服务员,两人一年收入有四五万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曾外出打工的他说,在家门口上班好处多,现在根本不想再出去了。

  近几年来,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产业不断延伸、链接和融合,奠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长沙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刘学辉一家一样,开始享受 活了产业、美了乡村、富了农民的利好。

  三次产业融合激活农村经济

  刘学辉所在的开天生态农庄,老板是同村人胡再明。胡再明3年前辞去宁波年薪上百万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回到家乡乔口镇,流转了上千亩水面和土地,办起了生态农庄,种菜、养鱼、养鸡、养鸭……

  胡再明原计划做农业三年内不赚钱,但是没想到,只两年他就开始盈利了。每到年关,正是鱼儿肥的时候,但是胡再明的农庄的30万斤鱼却没有急着上市,这是为什么呢?胡再明笑而不答,把我们带到了冷藏室。他告诉我们,春节时这里挂满了腊鱼,现在这些鱼是前几天熏制出来的。胡再明盈利的奥妙也就在这里——在产能过剩时把鱼熏制在这里,延长销售周期。

  “春节前是鱼上市的旺季,但价格也上不去,如果我鱼塘里的30万斤鱼上市,只能卖两三百万元,经过深加工后则可以卖到500万元。”胡再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的农庄还种植了蔬菜,现在正是豆角上市的时节,他采用传统工艺把豆角腌制成坛子菜,送到长沙的饭店、酒楼,利润就翻番了。

  去年3月,胡再明还将当地做蔬菜、粮油等农产品的企业组织起来,成立了八佳兴农公司,公司有1万多亩基地,产品更丰富,供货更稳定了。他谋划,要在3年之内,让每10个长沙人中就有一个是自己的客户,5年内要实现企业上市。

  如果说乔口镇是农村产业向城市延伸的样本,那么长沙县 梨镇则是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的受益者。 梨镇利用临近长沙经开区的优势,抓住园区南拓的机遇,建设“卫星新城、工业基地”。他们加强与工程机械、汽车等大型企业联系,有针对性地引导当地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发展配套产业,镇里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了5家。

  在长沙市农办主任郑耀频看来,无论是开天生态农庄的发展模式,还是 梨镇的产业配套之路,都是伴随着长沙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大项目、大资金转向投入农村地区,大大激活了农村资本,将农村经济推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他认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集聚了资源要素,更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全力打造全国休闲农业第一市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带来人居环境的改变,更带来新的乡村产业的崛起,一批乡村成为长沙市民休闲的热门选择点。

  几年前,长沙高新区雷锋镇真人桥村还是贫困村,如今,该村已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并成为长沙的“果园子”。据介绍,真人桥村初步形成了40余家休闲农庄的产业集群和“葡萄、蔬菜、水产”三个千亩基地,其中红提基地为江南最大。

  “真山,真水,真人桥;农村,农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真人桥村引以为豪的支柱产业,以银杏山庄、滴翠山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星罗棋布,到处可见荷塘垂柳、亭台阁舍,美不胜收。

  “再过一段时间,葡萄就要熟了。”真人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年每年都有30多万游客来摘葡萄、玩农家乐。

  而在曾经饱受“水患”之苦的乔口镇,通过兴修水利,把丰富的水资源变成了“水景”,“水上迪斯尼乐园”——乔口渔都乐园即将建成开张,游客可在古镇体验吃鱼、赏鱼、玩鱼的乐趣。

  在长沙县金井镇,你可以骑着公共自行车穿梭于绿色茶园,感受新农村变化;也可以体验采茶、钓鱼等农家生活之乐。

  开慧镇、大瑶镇、灰汤镇、莲花镇、关山村、光明村……在一个个“最美乡村”,人们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城乡一体化的美好前景,也体验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无穷魅力。

  “按照打造全国休闲农业第一市的目标,长沙休闲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市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沙将以百里优质稻、百里茶叶、百里水果、百里蔬菜等四条“百里走廊”产业带为纽带,突出产业特色,把全市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基地串成链,通过适度规模发展扩面提质,最后构成带状休闲旅游农业园区。

  据了解,目前长沙市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600多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千万人次,去年创收近30亿元。其中,国家、省级星级农庄就达到了60多家,千龙湖、浩博被评为全国首批五星级农庄。

  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近万元

  统筹城乡发展,最关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一体化无疑是一条增收的主要途径。

  32岁的陈静原来在浏阳城区的一家超市工作,工资每月有一千多元,去年开始到专门给苹果手机、电脑生产玻璃面板的蓝思科技做普工,每月工资2800元左右,最多的时候能拿到3000多元。

  因为发展迅速,且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蓝思科技仅在浏阳就需要招工5万人左右。据了解,在该公司员工中,70%以上为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者。“现在的收入水平与在沿海齐平,还可以在家乡工作,也方便照顾家里。”蓝思科技一名中层管理者表示,该公司已成为当地人就业首选的“香饽饽”。 浏阳,作为曾经的劳务输出大县(2005年前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超过20万),已在近年完成向劳务输入县的渐变。其主要原因在于花炮百亿工程的打造、新型农业的导入、园区经济的强势发展及用工单位待遇的大幅提高,留住了外出的脚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很快,依然是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浏阳市统计局日前发布了该市2011年农民收支情况简析,在13193元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587元,其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达到5185元,增长19.2%。

  长沙市的总体情况如何呢?郑耀频介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劳动力本地就业的大幅增加,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预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25元,同比增长18%,农民收入增幅有望继续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郑耀频说,长沙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9年的8986元增长到2011年的12717元,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09年的2.48∶1降到2.08∶1,低于全省的2.9∶1和全国的3.1∶1。

  经过两年的试点示范,长沙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扩大试点范围,打造一批风情小镇、边贸重镇和产业名镇,到2014年,逐步实现土地集约、资源集聚、产业集群,耕地增加、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增色的总体目标。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上一个新的台阶。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