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城市

湘潭历史古街400岁古城墙 城墙青砖字迹可辨

来源:长沙晚报 2012-06-11 16:39:38
史大爷讲述他记忆中的湘潭古城墙。朱炎皇 王志伟 摄影报道史大爷讲述他记忆中的湘潭古城墙。朱炎皇 王志伟 摄影报道
城墙青砖上的字还清晰可辨。城墙青砖上的字还清晰可辨。

  据考证,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后,在湘潭地区建立湘南县,湘南县治(地方行政中心)在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墹子组,由此拉开湘潭的历史大幕,此后历朝历代在这里筑城为守。目前,湘潭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这些古迹包括一段清朝的古城墙。近日,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和附近居民,揭开了古城墙与湘潭城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名有姓  对墙砖质量负责

  这段古城墙位于湘潭市河西喇叭街口与大埠桥交界处。家住喇叭街的史大爷年近八旬,得知记者来意,他把记者带到残存的那一段城墙前。残存的半截城墙上青苔滋生,据目测约一百多米长,高一米二左右,现今是雨湖路东段的一段路基。

  砌城墙的砖是厚实的青砖。“你看,砖上面有字。”顺着史大爷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块城墙砖上有“窑工周茂才”的字样,最后一个字已经模糊了。另一些墙砖上还刻有“光绪十七年城工局”、“上四都”、“窑工周惟石”等戳记。

  据地方史专家周磊的考证,古代制城墙实行责任制,一般都会加戳记。从这些青砖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光绪年间修城墙时曾成立了专门机构“城工局”负责修整。城墙砖如果来自基层,则有“上四都”这样的字,如果发包给窑户烧,则需压印窑工的名字,以示对质量负责。

  周先生家住雨湖路7号,就在城墙下,每天一打开门,就能看见这段古城墙。他出生于1952年,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湘潭的城墙很高,城楼是用麻石建的。“城墙在解放前就被拆了很多,文革破四旧,拆了墙砖去建防空洞,到现在就只剩这么一段了。”这段城墙也成为湘潭最后一段古城墙。

  修整11次  从土墙到青砖墙

  历史上湘潭三移县治,但是建城墙比较晚。周磊说:“根据史料记载,湘潭真正开始大规模建城墙是在明朝万历四年,也就是1576年。当年湘潭知县吴仲筑土城,后来典史张大礼又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些砖。”

  这一点在另一位热衷于湘潭地方史研究的学者何歌劲那里也得到印证。他说,城墙建起来以后,从明朝到清末,共有10余位县令主持维修,总共修整了11次城墙。城墙最开始由土筑成,后来逐渐加砖,一方面是为了防水侵蚀,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城墙更坚固,不易于被敌方攻下。

  “在乾隆二十五年大修城墙时,城墙基本上都是由砖砌成的了,城墙的中部是土,外层都是砖。”何歌劲说,因为这一段城墙很可能也经过多次整修,墙砖来自不同的年代,所以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城墙为界  墙内行政墙外经商

  古代湘潭的集市叫总市,也就是湘潭人通常所说的“总”,位于湘江沿岸,从九总到十八总一字排开。明清时期,湘潭商贾如云,江中帆樯蔽日,商业贸易十分发达,被称为“金湘潭”、“小南京”。

  从光绪年间的湘潭城图可以看到,一堵城墙把湘潭城隔成城内城外。城墙以东是城内,以西则是城外,喇叭街正好是城墙西边这一段。这堵城墙正好位于九总处,也是总市贸易的起始段。

  何歌劲说,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湘潭的商业贸易活动基本上在城外的“总”上进行,司法、祭祀等政治生活则多在城内,由此形成古湘潭城外商业色彩浓厚、城内政治色彩比较浓的鲜明特点。湘潭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何歌劲是此次规划的历史顾问。他透露,规划会力争把所有现存的古物保护下来,包括这段古城墙,与此同时,他们还计划恢复一段古城墙和一座城楼,目前正在规划阶段。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