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早上8时10分左右,在长沙新姚路以北100米处的斑马线,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10多米,倒在血泊中,女儿立即扑在地上痛哭,几近崩溃欲弃考。在交警的劝说护送下女孩洒泪进入考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争议,有网友表示,高考年年有母亲只有一个,女儿应陪在妈妈身边;也有网友觉得,母亲知道女儿错过考试会难过,这样做是对她最好的安慰。不管女儿的选择如何,这一天给她带来的伤痛是永远抹不掉的,请包容这位女孩,并把祝福送给母亲。[详细]
高考是改变命运最关键的一跳。不去,人性终究可以得到理解,但孩子的前途、家庭的付出都没了,对于孩子和家庭,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擦掉泪水,忍住悲伤,从容赴考,才是一种理智和坚强!
母亲只有一个,高考还可以再考,母亲被撞,生命垂危,于情于理都应该陪在母亲身边。高考,居然严重到可以让人不顾性命,这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有网友站在女孩母亲的角度,提出:首先,女孩在医院对昏迷的母亲没有任何帮助;其次,假如母亲醒来后残疾了,心情肯定很痛苦,如果再知道女儿没有参加高考,一定更难过。而如果女儿参加高考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那么,对经受灾难的一家人来说,至少还有一个安慰。“这个女孩子,要想分担家庭的责任,替父母分忧,最好的做法就是去参加高考,尽力考出好成绩。”[详细]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听完舆论对这个事件的评论后表示:“女孩儿不管去考试还是陪母亲去医院,都和‘孝’无关,如果是她妈妈在荒郊野外没人管,她去考试了,这还有得说,现在这个妈妈不是没人管……高考是不是太重要,不是能从这个事件中引出来的话题。”[详细]
许多人将女孩的选择上升到“高考重要还是母亲重要”的层面。其实,在去一个很重要的场合的途中,遇到一起超出自己掌控的突发事件,加上周围人的推动、劝说,赴考还是不赴考,女孩的选择只在一念之间,来不及多做思考。对于突遭意外的母女,我们除了祝福母亲平安、孩子考好外,切莫对孩子进行道德审判。[详细]
    
“这种纠结是不合理的制度导致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不要把责任推给孩子。
目前,高考一年一次,来年再考的成本不仅是时间上的,可能还有政策方面的,甚至还有就业形势的变化。这种不可预期性“都是这名女孩做选择时面临的挑战”,熊丙奇说,“一次成绩决定未来”的制度并不合理,但你作为当事人时,便身不由己。
“好的制度应该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熊丙奇谈到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一年考7次,考生自选3次参考,选一次最好的成绩申请大学。这相对来说,使得考试制度常态化、合理化,如果是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家长和孩子“只关
注考试而忽视其他”的现状。[详细]
在美国,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美国不实行全国大学入学统考,但中学生申请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
在日本,高考不是一锤定音,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一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从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
在墨西哥,各种考试的机会非常多。这里没有全国统一高考,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各校都是自己主持入学考试。
[详细]
结语:在这一事故中,我们注定无法切身体会这个刚满17岁女孩当时的心情,请不要轻易对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妄加评判,多一分宽容,有何不可?现在母亲仍未脱离危险,让我们一起来为这位母亲送出祝福,愿她早日康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