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余光中语),汨罗江的上游平江县有个千年古镇;
清清的汨罗江水,连云山和幕阜山的负氧离子,让这里盛产寿星。百岁老人有7位,90岁以上194位。这里是有名的“中国长寿之乡”;
西临平江起义发生地50公里,东离革命根据地井冈山500公里, 16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这里是响当当的“中国将军之乡”——
古桥、古街、古祠堂:停泊千年古镇的悠然时光
寻访地:长寿街、西溪桥、万寿桥、河南桥、方氏宗祠
窄窄长长的老街,摩肩接踵的人群,一间间连着的南北杂货店,你伸出手,就可摸到两边的房子。那些老房子是有些年岁的了,雕花窗已破损,白墙上的石灰已剥落,裸露着青砖,地上溜光的青石板偶尔碎了一块。
卖蔬菜水果的、拖着板车卖丝袜短裤的、踩人力车的……一条街堵得严严实实;穿着白色高跟鞋的年轻女人踏着青石板“咯咯咯”一路走来,手腕上套着雕花的银镯子,耳上、颈上戴着金灿灿的首饰,手里拎着酱干和猪肉;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晾着印花床单,种着月季、四季葱,麻将从上街打到下街。
这就是原叫“古江州”的千年古镇长寿镇(属平江县),你慢慢地走过它的四街八巷五门,在桃红李白柳绿的古桥上摸一摸那些石狮,听一听那些久远的传说或故事,古镇的千年时光就回来了。
西溪桥在古街的最尽头,建于1784年,屈指算来已有228年了,是一个名叫方杨氏的寡妇捐资修建的。河南桥位于汨罗江、南桥溪、黄金溪三水交汇处,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地绅士吴嗣龙、吴嗣凤两兄弟捐修的。桥长63.7米,五孔石拱,中央桥墩修有“犀牛望月”,曾是繁华的码头。有诗云:河南桥头旧酒垆,酒边曾共歌呜呜。现今已无当年南来北往的水上画卷,桥下小院里传来缠绵的粤剧唱腔,更让人恍惚。
沿汨罗江一路前行,穿过田野,看远处青山在细雨中朦胧着。青山绿水间,始建于康熙三十年的方氏宗祠巍峨独立,有“五将同堂”的荣光和威严。
祠堂呈长方形布局,四周高墙和杨柳环绕,大门一侧高悬“方家有良将,强国无弱兵”的木质楹联,门前两只石狮高高把守,座墩上有松梅图案。由偏门进入,雨垂下一面面珠帘,8根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柱撑起开阔的前厅中厅,直通安放祖先牌位的享堂。这是一个2865平方米的通畅世界。仰望,两侧有四个天井,天井旁是两层的厢房,中厅的天井旁有旋转木梯,上去是两层六角亭,六面镂空的花窗像画框,嵌进窗外江南如画的田园风光。
方家先祖方仕南于后唐时,由江西迁居至此开枝散叶,近400块牌位蔚为壮观。或许是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方氏家族走出六位将军,其中五位是开国将军:中将方强、方正平;少将方正、方国安、方国南,这“五虎”同时参加革命,同时授衔将军,年龄相近、辈分相近。此外,方家还走出毛泽东的老师、教育家方维夏、被誉为我国“复印之父”的方鸣皋、以《墨学源流》名世的著名教授方授楚等大批名人志士。大门后放置的上百小凳告诉你,如今这里仍是方氏家族祭祀、开会、联谊等活动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