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大门使用青铜的门环、门锁,很多是两三百年来没换过的。厅堂里大多挂着牌匾,如“学海渊源”、“研经第”、“佩印堂”等,字迹深刻、清晰,且都是烫金字。据说,“文革”时期很多牌匾被要求漆成红色,时间一久,红漆自然剥落,又露出隐约的金色。邓林才笑称,“历史的真面目遮不住”。
牌匾下面一般摆有“半桌”(两半桌子拼成一张圆桌),两厢靠墙则摆放太师椅。我们看到有一户人家,沿墙摆了8张太师椅,问年代,说是“比较晚了”,“大约是咸丰年间的东西吧”。
何支书说,村里的人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尤其是这十几年来,没有人卖过这些祖传的东西,要是发现别人家有想卖的苗头,还要去阻拦的。其实,这些生于民间的东西,还是让它们保存在民间,不要流入那些古董贩子之手,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归宿吧。
阳山村43、44号的祖先是一个叫何富莲的清朝举人。其主屋旁,有一栋小巧的两层木楼,据称是何富莲当时与朋友聚会欢谈的场所。楼上厢房墙上写满了诗句、对联,或工整,或狂草,笔迹各不相同,落款处有“曾国藩”、“左宗棠”之类。据说,这是主人和朋友雅集,酒酣耳热之际,挥墨临摹的各自偶像的诗句。流年似水,那些谈笑风生都已沉寂。只留下这四壁的墨痕,隐约间,还激荡着当年的少年意气。
据族谱记载,何富莲,也是向阳山村“救婴会”助捐的第一人。当年,他捐献的是水田一亩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