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见华
听惯了古城墙保护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社会责任,来个纯“技术贴”怎么样?南京大学化工学院的四位湖南籍学子,自组“古城墙小组”,他们“转”南京城墙,在25公里地面遗存的明代城墙中,找到湖南制造的城砖;他们也从化学专业角度出发,调查出明城墙地基的岩土环境,以及土木机制。
这份名为《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利用沿革对长沙古城墙保护与利用之借鉴意义研究》的报告可能不成熟,但正如谢莎莎骑车从城墙上迎风而过时的感觉,这是对苍老古城墙的一次青春探访。
他们因“过于文艺”而落选的课题名称,我们依然采用作为本文标题,因为在我们的城市里,也有N段地上和地下的城垣,值得保留,值得走一走。
远处是长江,带着雾气的江面上,轮船从大桥下穿过。江岸,工厂、铁路、写字楼、商场、护城河、绿化带,城墙就生长在它们中间,车辆从古老城门下驶过,行人在城墙上迎着风,行人少的时候,有鸽子从城墙上飞过、停留。
这是南京的城墙。它的完整、破败,围绕它展开的生活,都在这座城市里流动。
有的建在第四纪沉积上,有的建在岩石岗丘上,还有 “包山墙”,它们会开裂、剥落、沉降,直至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