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早在建国初期炎陵就有商业马队,但再次复兴则是50多年后的本世纪初
时至今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马帮”再次萎缩,但仍有20多位赶马人在“拎着脑袋找饭碗”
1956年,炎陵有大马12匹,组成商业马队。但随之被现代化工具取代
株洲何时出现马帮,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炎陵县交通局一位老退休干部的口中获知,炎陵有马,始于清朝。
清朝康熙年间,酃县(炎陵县前称)县府有“脚马八匹”,供官员乘骑或传递公文使用。民国年间,县城尹家祠堂尹梓寿养马四五匹出租,按时间和路程议价。
炎陵县交通志上也记载着:1950年,因公路不通,政府领导干部外出开会,从酃县到茶陵多骑马。1951年,县贸易公司购进蒙古大马1头,马车1辆,载重1吨。从长沙、湘潭购进物资用汽车运至茶陵后,再用马车转运至酃县。船运物资从茶陵至酃县矮基岭码头,用马车转运至全县各地。
1955年,炎陵县供销社置办大马车一辆,载重1.25吨,用马车辕往返于矮基岭码头及酃茶之间,一年后,组成商业马车队,有大马12匹,马车4辆,此时,炎陵马帮才真正的形成。1962年,全县有马14匹、驴32头,形成货运马帮,在城乡运送日杂百货。后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畜力运输逐渐被现代化工具所取代。
如今,炎陵已有高速直达,特别是“村村通”工程建设,让农村交通条件逐渐好转,摩托车、面包车等便捷的交通工具进入了村民的家中。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的多山小县,马帮却在几十年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复兴
新农村建设,成就了上洞村的马帮,2005年,该村有马30多匹,
一匹马一天可赚100多元
2002年,一位曾姓老板来到炎陵策源乡上洞村山下组办了一个筷子加工厂。盛产楠竹的上洞村让曾老板节省了不少原料运输成本,但筷子厂离最近的泥巴路有三四公里的距离,车辆无法进入生产地,半成品也无法运出山。
“曾老板找到我,让我帮他找村民挑运筷子出山,完全靠肩膀挑运,而且工资不高,25元一天,没有人愿意干。”上洞村村民钟志文说,在找不到搬运工的情况下,曾老板提议让他去买匹马来,运输筷子,给他每天100元的酬劳。
但钟志文一打听,一匹马的价格是3000多元,而当时他的家庭年收入不到6000元,他从未见过马,不敢拿着半年的家庭收入做赌注,所以打消了买马的念头。
手足无策的曾老板不得不自己跑到邵阳,物色马匹。
“当年3月份,他从邵阳带回3匹广西矮马,其中一匹是自己买的,另外2匹是两个邵阳师傅的,他们做了几天事情后,我算了下,一匹马的成本顶多2个月就能赚回来,而且一匹马每天只吃10来斤稻谷,好养,所以我让曾老板将马转让给我,他同意了。”钟志文因不敢跟老婆商量,用工资抵了买马的钱,直到3个月后,拿着几千元给老婆时,才告诉老婆实情。
这匹马被取名为“老骨头”。“老骨头”的到来,不仅仅给钟志文带来了财富,几年后的上洞马帮的形成,也与其有直接联系。
当年9月份,曾老板的业务结束,2个邵阳师傅因接不到生意,将马转手卖给了当地人,而钟志文开朗的性格却让他有点忙不赢,他反倒还新买了一匹马。
就在钟志文的日子开始变得盈余时,其他村民也开始跟着买马了。
“2005年,我们山下组就买进了20多匹马,整个村有30多匹马,经常出现四五匹马在同一个工地做事的情况。我买马早,接触的人多,所以很多老板都是直接联系我,要多少匹马,我便联系好村民,一起出去做事,也有七八匹马一起做事的时候。”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信号塔等工程都要经过深山野岭,一些在山上的项目由于山路不好走,加上许多地方机动车开不进去,光靠人力和独轮车运送建材,劳工成本高,又费时间,这使很多承接工程的老板犯难。但策源乡的村民却从中看到了商机,2005年,拥有30多匹马的上洞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马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