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是否会调整拿掉一些申报的核电项目,上述负责人介绍说,《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一般是调整装机容量,并不是说调整规划就拿掉桃花江核电项目,桃花江核电项目一直在规划中。他认为,内陆发展核电是必然趋势,而彭泽、咸宁和桃花江只是首批三个,未来肯定还会建更多的内陆核电站。
为经济增长带来乘方效应
长沙停一天电,就要损失1个多亿元的产值。湖南电力缺口最严重时可达400万-500万千瓦,而桃花江核电站正好能填补这个缺口。
前述湖南资深核工业人士向早报记者介绍了桃花江核电项目将如何撬动湖南及核电站所在的益阳市的经济发展。他说,湖南是个缺电省份,缺电就意味着要限电,限电就会影响到湖南的GDP。他举例说,长沙停一天电,就要损失1个多亿元的产值,财政税收损失1000多万元。湖南统配电力只有2300万千瓦左右,缺口最严重时可达400万-500万千瓦,而桃花江核电站设计是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好就能够填补近期湖南的电力缺口。核电站一旦提供充足的电力,就能给湖南GDP增长带来乘方效应。
他说,桃花江核电项目原计划投资670亿元,考虑到通货膨胀,投资可能达到700亿元。在建设核电厂过程中,需要大量建材及劳务,这肯定能刺激核电站所在地的益阳市的经济发展,而未来核电厂投产后的税收也将有十几亿元归益阳。据了解,在桃花江核电项目的预算总投资中,设备投资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到约50%的比例,整个桃花江核电项目的设备采购大单超过300亿元,这还不包括工程建设及后续运营、检修维护中需要大量采购的工程机械、混凝土、钢材等。
桃江县政府一位官员也介绍说,核电站主要会对该县城镇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为教育费附加和城镇建设附加较大。当地政府已经把桃花江核电站视为追赶周围经济发达县市的重要工程之一,而且还计划将“核电”等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打造城市品牌。
桃江的群众则尚未感受到核电站建设带来的好处。龙湾村紧邻桃花江核电站,实际上此前已经有一部分土地被核电厂征收,剩下的村民则不确定自家未来是否会被拆迁。他们关心的不是核电厂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机遇,他们聚集在一起时最热衷的话题还是拆迁。
在桃江县开出租车的郑姓的哥表示,建设核电厂对桃江经济肯定会有很大好处,但是现在还没感觉到,“再说现在都停工一年了,也不知道搞不搞了。”被拆迁后已在安置区分到地皮自建起楼房的贺姓村民希望核电站继续建,“这样政府承诺了但没给的才会给,也有人(指核电厂)可以找啊。”
问及对紧挨着核电厂是否会有恐惧,很多村民都认为自己“害怕”,但追问他们为什么害怕、害怕什么时,他们大都答不上来。
一位住在益阳市区的刘先生,通过微博辗转找到早报记者,向早报记者表达了核电厂建在益阳的担忧。他说内陆核电厂依靠河流取水,一旦干旱年份核电厂没水用,就要出问题。他承认,自己的担心理由基本缘于网络及论坛。
枯水季也能满足电站要求
给冷却塔补水的量并不大,不到资水正常水流量的1%,即使在极端枯水期,也能足够满足其用水要求。
早报记者2月13日在桃江县采访时,县政府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还在为当地论坛中的一篇反对内陆建设核电站的文章挠头,因为涉及一些专业问题,他自己并没有能力解释。
论坛里这篇文章是转载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2月8日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题目名为《坚决反对在内陆建核电站》。在文章中,何祚庥认为必须立即停止在中国内陆地区建造任何核电站,并列出三条理由:有些风险如恐怖分子袭击无法估计和计算,而核电站必须“绝对”确保安全,而不是“相对”确保;核电站是高耗水行业,内陆万一出现极度干旱,水源枯竭,这将产生“特大”核安全事故;一旦在内陆地区出现重大核事故,必定是在几千年、上万年都难以补救的事故。
早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该公司一位人士称,内陆干旱、水源枯竭可能导致核电站产生事故,这是不了解内陆核电设计。不同于沿海核电站的一次循环直排冷却,内陆核电站专门建有冷却塔,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来提供循环冷却水,“就好比头上顶着一大盆水,能够进行循环利用来冷却。”补给在循环过程中蒸发掉的水的量并不大,不到资水正常水流量的1%,即使在极端枯水期,也能足够满足其用水要求。
他指着桃花江核电项目设计效果图上的四个冷却塔说,“都是200多米高,一机一塔,最多就是补水,把蒸发掉的水补进来,怎么会把河水用干呢,法国、美国都用这样的方式。网上有人担心用干水,不可能,那是杞人忧天,是对内陆冷却塔机理不了解。”
前述不愿具名的资深核工业人士称,何祚庥院士反对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当然有他的理由,确实核电站建设在沿海比建设在内陆更安全一些,因为沿海一般一面靠山,一面朝海,一旦发生事故,至少放射性物质可以向大海一面扩散,比内陆造成的危害肯定小。但何祚庥的观点还是有些偏颇,毕竟要考虑解决内地的缺电问题,而如果通过建设在沿海的核电站向内地输电,那成本也比较大。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全世界核电有400多个反应堆,有一半以上建在内陆。
对于内陆干旱可能导致核电站缺水进而引发事故的说法,这位资深核工业人士表示,在建设内陆核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里,都有专门章节论证核电站所在河流的水文问题,肯定在枯水季节河流的径流也能满足核电厂需要,否则也不会把核电站建设在这条河流旁边。
上述专家称,美国三里岛核事故留给世人的最大经验就是,最坏就是让核电站毁了,但不会影响到周围公众。这也是核电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出事故可以,但是绝不能危害公众。而现代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核电站外面的两层防护壳,可以说是核电站的坟墓,“一旦出事故,反应堆自己毁了,在里面燃烧,烧自己,但不会外泄”。他认为,事故只会把核电发展推进一步,使得核电更安全。
规划20年建5座核电站
除桃花江核电项目和小墨山核电项目外,桃源县常德核电厂、株洲县龙门核电厂和衡阳县常宁核电厂三个项目正在做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
在湖南,除去进度最快的桃花江核电站,其次就是位于岳阳市华容县的小墨山核电站,目前已投入了几个亿做“四通一平”工作,但尚未得到批复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实际上,最初小墨山核电项目的速度是快于桃花江核电项目的,但因小墨山核电项目和江西彭泽核电项目都属于中电投控股建设,彭泽位列首批三个核电站,“中电投精力都集中到彭泽项目上了,再说一个业主也不能一下子上两个,因此才落在了桃花江后面。”知情人士称。
前述核工业资深人士介绍说,湖南地质条件比较稳定,内陆建设核电站又一定要建设在水边,湖南有长江还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水系,因此比较适合建设核电站。另外,湖南的铀矿资源储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且铀矿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核燃料加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中国核工业的第一座铀矿出自湖南。
湖南省也曾制定过一份该省的2010-2030年核电建设规划,称在未来20年间将建5座第三代压水堆大型核电站,每个厂址的规模不小于4台机组,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3000万千瓦。
对于湖南建设核电的必要性,湖南省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邹树梁曾撰文称,湖南无油少煤,水电开发空间有限。湖南省内煤炭企业年产约5000万吨,可供发电用煤仅1200万吨,远不能满足电煤需求。到2005年年底,湖南水力资源水电装机达790万千瓦,已占经济可开发容量的80%。 而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湖南本地煤含硫量偏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核定的SO2总量有限,区域环境质量已接近标准边缘。因此,湖南必须寻找能源上的出路,而核电正好给了它一个良好的选择。
据了解,除桃花江核电项目和小墨山核电项目外,桃源县常德核电厂、株洲县龙门核电厂和衡阳县常宁核电厂三个项目正在做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另有数个地方在做选址工作。
分享到:
2月13日15时许,怀化通道独坡乡新丰村、骆团村发生严重火灾,500余人受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