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槟榔中不到奖?不一定是运气不好

  不法分子偷换槟榔奖券,每月获利过万 株洲荷塘警方查获千万张假奖券,12人落网

  本报12月1日讯 湖南人爱吃槟榔,且各品种槟榔几乎都会有抽奖活动,可以通过这种抽奖模式,继续兑换槟榔和其他奖品。商家的促销手段,却让一群不法分子找到了“商机”——用假奖券调换真奖券,从中赚取差价。12月1日,株洲荷塘公安分局向媒体通报,李某等12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销售、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荷塘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易怀术介绍,今年8月以来,大队陆续接到一些商户和某品牌槟榔厂商报警。在红旗广场附近经营一家小超市的程先生反映,他进的上百包某品牌槟榔,竟然都不能中奖,且槟榔包装袋上还有明显的刮痕,导致销量直线下滑,程先生一打听后发现,周边不少店铺也存在类似现象。

  接警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通过摸排走访,民警发现在辖区的麻园散户区及湘运小区内藏有两个槟榔加工小作坊,市面价15元/包的某品牌槟榔,正常批发价一般在10元左右,但这些小作坊以6元/包的价格转手卖给小超市、麻将馆等。

  民警在突击查处这两家作坊时,现场发现了美工刀、真空封口机和大量假奖券,嫌疑人李某、金某当场落网。

  据李某交代,他从去年5月开始,从长沙大量购进滞销的某品牌槟榔,在长沙高桥大市场以5分/张的价格购买“谢谢品尝”字样的假奖券,开始割包掏奖,用假奖券调换真奖券,再利用美工刀和真空封口机等设备,对槟榔包装袋进行二次封装,再批发出去,以此赚取差价。按照这一伎俩,他每月可获利万余元。

  根据李某提供的线索,民警顺藤摸瓜,先后在长沙、益阳等地,将制售假奖券的邓某、姚某、莫某等人抓获,查获假奖券千万张,涉案价值逾千万。

  目前,李某等12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销售、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见习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刘肖翔

  延伸

  槟榔抽奖销售

  助长非健康消费

  “槟榔生产企业实行促销式抽奖,只要最高奖金额不超过5000元,就不存在违规。”株洲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袁益群介绍。如有违反,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律师邓子青说,商家进行抽奖销售,必定会提高消费积极性,也能增加消费者的福利,扩大经营者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加快经营者的资金周转及商品销售,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就拿槟榔来说,都说吃多了不好,还搞这种抽奖销售,会不会助长非健康消费,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呢?”